1. 首页 > 技术

2015年云南西畴县推广玉米间套白芸豆种植模式

在云南广袤的土地上,一场农业种植的革命悄然兴起。2015年,云南西畴县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种植模式——玉米间套白芸豆。这一模式不仅丰富了农业种植结构,更在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上展现了巨大潜力。

2015年云南西畴县推广玉米间套白芸豆种植模式

种植模式的变革

技术要点与效益

技术要点 具体内容 效益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玉米和白芸豆品种 提高作物抗病性,增强产量
种植方式 采用间套种植,玉米与白芸豆交错排列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密度控制 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保证作物通风透光 提高作物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施肥与植保 科学施肥,合理用药,防治病虫害 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实践案例

2015年,西畴县在推广这一种植模式时,选取了多个示范点进行试验。

在位于西畴县的某个示范点,采用玉米间套白芸豆模式,经过精心管理,玉米和白芸豆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玉米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6000公斤,白芸豆产量达到1500公斤。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每公顷增收超过2000元。

未来展望

玉米间套白芸豆种植模式在西畴县的推广,为我国农业种植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得到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玉米;白芸豆;间套种植;种植模式;农业效益

探索新径:云南西畴玉米套种白芸豆的创新之路

技术突破:综合组装与集成技术提升产量

在试验示范与推广的过程中,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对品种选择、种植方式、密度控制、整地施肥、植保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将这些单项技术进行综合组装与集成,形成了玉米间种白芸豆的立体通透栽培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015年云南西畴县推广玉米间套白芸豆种植模式

实际应用:10万亩推广见证成效

自2004年起,西畴县开始推广这一新型种植模式。当年,10万亩的推广面积就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公顷比清种玉米增加收入2800元。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经济效益:白芸豆产量与产值双提升

通过玉米套种白芸豆,不仅白芸豆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其产值也显著增加。以1991年王前吉的种植地为例,他采用此法间套白芸豆,共收获白芸豆376kg,平均亩产75.2kg,亩产值达到2865元。

模式创新:提高土地生产力

改传统的遍地撒播为规格种植,采用“见缝插针”的间套法,将一年熟变为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这一创新模式在玉米地带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案例来源于云南省西畴县农业部门,时间节点为2004年至2006年。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技术创新对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