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北方温室枇杷栽培,探讨适宜环境与种植技术

一、北方温室枇杷的植物学特性

枇杷,这颗来自南方的果实,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正逐渐成为北方温室的新宠。早钟6号枇杷,以其早熟、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特性,成为北方温室栽培的首选。

北方温室枇杷栽培,探讨适宜环境与种植技术

早钟6号枇杷,定植2年后开始结果,株产可达0.5-1公斤;定植3年后,株产可达到4-5公斤。果实倒卵形,平均单果重40.5克,肉质细嫩,甜酸可口。在温室环境下,一年可进行4次新梢生长,始花期可提前至8月初,花期持续2个多月。

枇杷喜湿润、通风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为佳。在北方温室栽培,应注重以下几点:

  • 土壤改良:温室土壤需经过深翻、曝晒,并施入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 温室环境:温室应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透光性能,确保枇杷在生长过程中得到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 水源:温室附近应设有充足的水源,以保证枇杷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需求。

1. 定植

在温室内按南北行定植,实行密植栽培,株行距为2×1米,每行5棵。在春天的晴朗天气定植,苗木选择1年生苗。

在11月初温室扣棚,大约11月20日左右加温,保证夜晚最低温不低于10℃,在3月20日左右停止加温。同时,注意正午的温度不宜过高,要及时通风换气,保持温室内温度不超过30℃,5月份将棚膜和被子除掉。

枇杷喜空气湿润、水分充沛的环境。在果实发育期和新梢生长期浇薄水,在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以免发生裂果、果实品质下降和成熟期推迟等不良后果。

肥料施用每年可分3次进行:1-2月、4月下旬-5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中旬。品种宜以‘早钟6号’为主,并搭配‘大五星’。种植时间以11月中、下旬和3月上中旬为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种植90-110株。

幼树期不进行大量修剪,主要采取拉枝的方式,在头花前一个月至一个半月进行拉枝,促进花芽分化,保证枇杷的早期产量。枇杷采摘完以后,对结果树进行修剪,以疏枝为主要手段,以通风、改善光照条件为目的,逐渐把枇杷树培养成主干分层形。

幼苗喜欢散射光,定植后在光照强烈时应搭遮阳网遮荫。但成年树要求足够光照。阳光直晒易引起日灼,因此必须适当密植,夏季搭遮阳网遮荫。

枇杷花期较长,在温室中主要利用头花,不仅果实较大,品质好,而且使枇杷早结实、早成熟。温室中尽量早疏果,要先行摘除畸形果、病虫果或发育不良的幼果,每穗留5-6个果。疏果时尽量留躲在叶丛中的果实。在最后一次疏果结束后用葡萄专用袋套袋。从树顶开始,然后往下向树冠外围套,纸套可用稻草扎住或用回形针夹住,套袋时务必使袋鼓起,以便于通风。

在温室中主要易发生的病害有日灼病和叶尖焦枯病。因此,利用遮阳网等设施避免日灼病发生的同时,加强土壤改良和培肥管理,提高抗病力。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等,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防治。

四、案例分析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引进枇杷早熟品种早钟6号,利用温室栽培,避开了北京冬季的低温,使枇杷在北京地区得以生长。该品种特早熟,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丰产性能好,大小年不明显。

通过实践证明,在北方温室栽培枇杷,早钟6号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为我国北方地区枇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年份 产量 病虫害发生情况
2018年 4.2 轻微
2019年 5.0
2020年 4.8 轻微

北方温室枇杷栽培,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品种、创造适宜的环境、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通过不断优化管理措施,北方温室枇杷栽培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温室枇杷种植:新技术的应用与本土化实践

北方温室枇杷栽培,探讨适宜环境与种植技术

温度管理:温室内的“气候控制”

水肥管理:科学施肥,确保果实品质

整形与修剪:促进枇杷树健康成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温室枇杷种植在北方地区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地区的种植者能够成功种植枇杷,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一美味的水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