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虾稻连作是一种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种养技术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更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就是虾稻连作,一种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巧妙结合的创新技术。

虾稻连作是一种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种养技术

虾稻连作:一田双收的奇迹

虾稻连作,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块田地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小龙虾。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单一作物种植,实现了“一田双收”的奇迹。

项目 虾稻连作 传统水稻种植
种植作物 水稻、小龙虾 水稻
产量 水稻+小龙虾 仅水稻
效益 提高 一般

据调查,采用虾稻连作模式,每亩稻田可增加克氏原螯虾200~300斤,利润千元。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虾稻连作模式不仅经济效益显著,更在生态农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小龙虾在稻田中活动,可以帮助水稻除草、松土,还能有效控制害虫,减少农药使用,实现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

要成功实施虾稻连作模式,以下技术要点不容忽视:

1. 稻田工程建设

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沟宽6~8m,深0.8~1.0m,坡比1.5∶1.0~2.0∶1.0。所挖土方用于构筑小土埂,供小龙虾打洞栖居。为防止小龙虾逃逸,稻田的外围田埂应适当加高、加宽和加固。

2. 亲虾放养与培育

亲虾的放养时间宜在8~9月份,规格35~40g/尾。放养密度15~20kg/667平方米。亲虾放养后1个月内应增加投喂优质饵料,如小杂鱼、动物内脏等。

养虾稻田肥力较足,除施基肥外,生长期一般追尿素2次,每次1kg/667平方米。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喷药治虫,喷洒农药后要根据需要更换新鲜水。

4. 饲料投喂与管理

根据不同季节和小龙虾的生长发育阶段,搞好饲料投喂。3~6月份,以投喂精料为主,如配合饲料、小杂鱼等。7~10月份除投喂精饲料外,要适当增加青料的投喂比例。


从虾稻连作是一种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种养技术。出发,我们现在转向虾稻共作,创新农业典范。。

模式 从一稻一虾到一稻两虾

虾稻共作模式起源于“虾稻连作”,它将传统的“一稻一虾”发展为“一稻两虾”,有效地延长了小龙虾在稻田的生长期。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产量,还拓展了农业的延伸发展空间,如“虾鳖稻”、“虾蟹稻”、“虾鳅稻”等多样化养殖模式。

虾稻连作是一种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种养技术

水稻日常管理:生态与效益并重

成虾捕捞:轮捕技术,提高产量

轮捕是提高稻田养虾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稻田养虾宜集中捕捞和常年捕捞相结合,主要捕捞期是4至6月。捕捞方法是在环沟中投放地笼,在稻田中间投放虾笼进行捕捞。晚上捕捞效率较高,约6小时可以倒笼1次,捕获的虾中达到商品规格的个体予以上市出售,小个体虾应继续留田饲养。

案例分享:湖北荆州市双柳树稻虾连作专业合作社

湖北荆州市双柳树稻虾连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仁华介绍,绿色水稻和小龙虾的种植,预计年底可实现丰收。通过虾稻共作模式,仅小龙虾养殖一项,每亩就可以增加纯收入150元以上,龙虾协会的成员每人每年收入能增加两万元。

未来展望:虾稻共作,绿色农业的明天

虾稻共作模式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模式,将在未来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虾稻共作模式有望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