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金银花密植丰产建园技术,探讨提高金银花产量与品质的方法

金银花,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其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金银花的产量与品质,密植丰产建园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技术,旨在为金银花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金银花密植丰产建园技术,探讨提高金银花产量与品质的方法

一、密植丰产建园的优势

  • 前期产量高:通过提高初栽植密度,金银花前期产量可大幅度提升。
  • 盛产期提前:密植园可在2-3年内进入盛产期,比稀植园提前多年。
  • 空间利用合理: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气候资源,提高综合效益。
  • 克服缺点:克服纯密植园前期产量高后期下降和稀植园进入盛产期迟、前期产量低的缺点。

1. 栽植模式

进入盛产期后的行距为1.8-2m,株距为1.6-2m,密度为185-231株/667平方米。初栽植密度为盛花期的4倍。一年后隔株间伐,每667平方米保留370-462株;2-3年后第2次隔株间伐,保留永久性植株。

2. 品种选择

封丘大毛花和山东鸡爪花是生产上的首选品种。封丘大毛花为国家原产地保护品种,树势直立,枝条粗壮,整形修剪容易;山东鸡爪花则具有绿原酸含量高、药用成分协调、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

3. 土地准备

栽植前进行土地平整,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地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5立方米,过磷酸钙50kg,碳酸氢铵50kg,硫酸钾10kg,硫酸锌1kg。为消灭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1kg拌细沙土加20kg耕前撒施,进行土壤处理。

采用直径0.8cm以上、长度35-40cm的健壮枝条作插穗,代替苗木建园。埋条深度为枝条长度的1/2-2/3,埋后踏实浇透水,越冬前共浇2-3水,并于越冬前埋土防冻保墒。

1. 避免过度密植:过度密植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2.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施肥、浇水、修剪等,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3. 合理间作:在金银花生长初期,可进行间作,如小麦、大麦等低秆作物,但播种幅宽不宜超过1m。

四、案例分析

以四川省旺苍县金银花种植为例,通过实施密植丰产建园技术,金银花种植面积从约133.33h㎡发展到近万亩,产量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采用该技术的金银花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30%以上。

金银花密植丰产建园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耗、可持续的种植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一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栽植策略与密度调整

在金银花的种植实践中,我们注意到金银花的生长特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步进行,且生长周期较短。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我们采用了提高初栽植密度的方法。例如,在四川省旺苍县,金银花的初栽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924株,此后一年后根据生长情况逐步进行间伐,保留370~462株,这样的策略不仅加快了金银花前期产量的提升,而且提前2-3年进入盛产期。

金银花密植丰产建园技术,探讨提高金银花产量与品质的方法

二、科学施肥与管理

在金银花的种植过程中,品种选择和壮苗培育至关重要。例如,封丘大毛花是金银花的优良品种之一,具有树势直立、枝条粗壮、整形修剪容易的特点,是国家原产地保护品种。在使用壮苗方面,我们要求茎秆粗壮、节间短、空心小、苗高50cm以上,这样能保证金银花当年大量结蕾,提早2-3年进入盛产期。

金银花的生长环境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较为宽松,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土壤的利用效率,我们可以采用间作技术。例如,在金银花的行间间作低秆作物如小麦、大麦等,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为金银花提供一定的遮荫和生长空间。当然,在间作过程中要注意作物生长对金银花的影响,确保金银花正常生长。

金银花的采收季节一般在每年的4-7月份。采收后,要做好植株的管理工作,这是保证次年产量和提高质量的关键。例如,在四川省旺苍县的种植实践表明,做好采收后的管理工作,可以让植株迅速恢复生长,为次年的高产打下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