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苗期猝倒病是茄子幼苗常见病害
作者:花田隐者•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1
茄子苗期猝倒病:症状、规律与防治全解析
茄子苗期猝倒病,又称小脚瘟,是茄子幼苗期的一种常见病害。发病时,幼苗近地面处的嫩茎会出现淡褐色、不定形的水渍状病斑,病部迅速缢缩,幼苗倒伏。此时,子叶仍保持青绿,潮湿环境下,病部或土面会长出稀疏的白色绵絮状物,幼苗逐渐干枯。
茄子猝倒病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借风雨、浇灌传播。病菌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均可生长,尤其在苗床温度过低时,幼苗生长缓慢,在高温环境下,感病期拉长,极易引发猝倒病。
1. 选择抗病品种,加强苗期管理
2.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3. 播种前用药剂处理种子和土壤
4. 苗床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病块
5. 避免低温高湿环境,阴雨天不宜浇水
6. 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并用药剂喷施防治
药剂名称 | 作用 |
---|---|
吡唑醚菌酯+恶唑.锰锌 | 防治茄子苗期猝倒病 |
代森锰锌或克菌丹 | 防治茄子褐纹病 |
百菌清、代森锰锌、乙磷铝、精甲霜锰锌、霜霉威、恶霜锰锌等 | 防治茄子绵疫病 |
五、案例分享
某农户种植茄子,由于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茄子苗期猝倒病发生严重,导致茄子产量大幅下降。后来,农户按照上述防治方法进行防治,茄子苗期猝倒病得到有效控制,茄子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选择抗病性强的茄子品种是预防猝倒病的第一步。如当地常见品种中,有些品种对猝倒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种植这些品种可以降低病害风险。
在发病初期,可使用吡唑醚菌酯+恶唑·锰锌等药剂进行喷施,以控制病情。注意轮换用药,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李先生是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茄子种植户。在遭遇连续两年茄子苗期猝倒病的困扰后,他采取了以下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苗期管理、科学用药。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茄子产量提高了30%,病害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