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需关注日常水质调控和越冬保温
草鱼,作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要想养殖出健康、高品质的草鱼,日常水质调控和越冬保温是两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一、苗种培育
步骤 | 操作细节 |
---|---|
消毒 | 苗种消毒5-7天后,池塘加注新水0.5-0.7米深,注水时用尼龙纱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随水入池。 |
施肥 | 每亩水面施发酵腐熟有机肥200公斤,并每亩施速生藻源400克/亩,EM菌原粉50克/亩。 |
水质调整 | 施肥2-3天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质呈淡绿色,水体中藻类和轮虫等小型适口饵料丰富。 |
二、日常管理
草鱼的健康养殖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新鲜,不投发霉、变质、腐败的饲料。
- 清除残草、废弃物:及时清除池边残草、废弃物、死鱼等。
- 青饲料投喂:多投喂含Vc丰富的青嫩草,配合饲料中Vc含量不低于600mg/kg。
- 消毒措施:鱼病易发季节,每隔20天左右投喂药物饵料3-5天,池水每月用1g/m³漂白粉或0.2g/m³二氧化氯消毒一次。
- 生态预防:注重利用有益生物制剂改善池水水质和池塘环境。
三、水质控制
- 氨氮:保持氨氮在0.2-0.5mg/L的范围内。
- 亚硝酸盐:保持亚硝酸盐在0.05-0.2mg/L的范围内。
- 溶解氧:保持溶解氧在5mg/L以上。
- pH值:保持pH值在7.5-8.5之间。
北方地区高密度草鱼成鱼养殖一般到11月以后,此时出塘可以避免越冬时的水质管理问题,最大优点是可避免越冬时草鱼掉膘、增加饵料系数和成本的问题。
- 前期管理:以加注新水为主,每次注水不可过多,5月中旬前后水深保持在2米以上。
- 生长高峰期:根据水体透明度等情况适量换水,一般每8天左右,采取排掉底层水、再加新水的方式对水质进行调控。
草鱼种在越冬期补充投喂精饲料,不仅鱼体丰满程度、体组织和血液主要生理指标能保持越冬前的正常水平,而且平均生长率达12%-14%。
只有做好冬季草鱼养殖管理,才能为来年的春生、夏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全年养殖效益最大化。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的草鱼养殖有所帮助。
在草鱼养殖的初始阶段,苗种的培育至关重要。以某养殖场为例,他们在消毒5-7天后,会向池塘中注入新水,深度保持在0.5-0.7米。注水时使用尼龙纱网过滤,有效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的侵入。接着,每亩水面施用发酵腐熟有机肥200公斤,以及速生藻源400克/亩和EM菌原粉50克/亩。施肥2-3天后,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质呈现出淡绿色,为藻类和轮虫等小型适口饵料提供了丰富来源。
草鱼的健康养殖离不开细致的日常管理。以某养殖户为例,他们确保饲料新鲜,避免投喂发霉、变质或腐败的饲料。同时,及时清理池边的残草、废弃物和死鱼。为了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他们会在饲料中添加含Vc丰富的青嫩草,并确保饲料中Vc含量不低于600mg/kg。此外,他们还会定期对饲料台和框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水质控制是草鱼养殖中的关键环节。某养殖专家指出,水质控制的四个重要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以某养殖场为例,他们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确保水质稳定。例如,他们会在鱼病易发季节,每隔20天左右投喂药物饵料3-5天,并每月用1g/m³漂白粉或0.2g/m³二氧化氯对池水进行消毒。
越冬保温:科学管理,保障鱼体健康
在亲鱼的越冬管理上,某养殖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每亩放养8-10公斤的草亲鱼15尾,并搭配鲢或鳙亲鱼3尾、团头鲂亲鱼12公斤左右。雌雄比例一般为1:1.5,最低不少于1:1。他们还安排专人负责,精心管理亲鱼池,定期巡塘,加注新水增加溶氧,防止渗漏,保持一定水位,以提高水体温度。
冬季管理:注重细节,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