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黄鳝越冬死亡率高,影响养殖效益
在寒冷的冬季,网箱养殖黄鳝的死亡率问题一直是养殖户的心头病。黄鳝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的水产品,其养殖规模的扩大,对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带来了可观的效益。然而,黄鳝在越冬期间的高死亡率,无疑对养殖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黄鳝越冬死亡率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黄鳝越冬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
1. 水质问题:冬眠期间,黄鳝主要依赖退化了的鳃和皮肤呼吸水体中的氧。如水质不良,水中缺氧,也会造成黄鳝死亡。
2. 密度过高:密度过高,黄鳝拥挤互相干扰,同时耗氧量大,影响越冬成活率。
二、应对策略与措施
1. 越冬前强化培育
从越冬前的秋季开始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黄鳝自身体质。主要措施是:投喂含丰富蛋白质和一定量脂肪的能量饲料,如蚯蚓、螺蚌肉、鲜鱼、蝇蛆、全价配合饲料等;增加投喂次数,由原来每天傍晚喂一次,在每天上午再增加一次。
2. 保持良好的水质
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经常加注新水并保持高水位。防止水面结冰,正确选择养殖用的水草,如水花生、油草,而不宜用水葫芦。寒冷天气,在网箱水草上要加盖一层干稻草,以防冰冻和缓冲昼夜水温变化。
3. 放养密度合理控制
冬季网箱中的水草都枯萎,但黄鳝仍需要栖息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中。这时如果水草太少或该层无纵横交错的密集水草,则黄鳝就无良好的栖息场所,最后落入网箱底部缺氧死亡。预防方法是:越冬前应在网箱中培植大量的水草。水草品种以水花生最好,因为它的水上水下部分都很发达,且其水下部分冬季仍不会死亡。
三、案例分析
年份 | 养殖区域 | 黄鳝死亡率 | 采取措施 | 效果 |
---|---|---|---|---|
2022 | 长江中下游 | 15% | 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培植大量水草 | 黄鳝死亡率降至5%,养殖效益提升20% |
2023 | 珠江流域 | 12% | 优化越冬前饲养管理,加强病害防治 | 黄鳝死亡率降至8%,养殖效益提升15% |
黄鳝越冬死亡率高的原因复杂,但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提升养殖效益。养殖户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黄鳝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黄鳝越冬生存挑战:水质管理是关键
在寒冷的冬季,黄鳝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它们依赖退化鳃和皮肤呼吸水体中的氧气,因此,保持良好的水质对于黄鳝越冬至关重要。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水质稳定。例如,在江苏省某养殖基地,我们通过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mg/L以上,同时,通过添加有益微生物和营养素,维持水体肥度适中,有效防止了水质恶化。
网箱养殖的黄鳝在冬季面临冻害风险。以某地区为例,我们发现,当水温低于1℃时,黄鳝容易因为低温而死亡。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预防冻害:选择耐寒性强的水草覆盖网箱水面,以减少水温波动;在低温期间,定期向网箱中注入新水,保持水体温度稳定;最后,利用保温材料对网箱进行覆盖,防止热量散失。
在越冬期间,黄鳝的密度对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以某养殖基地为例,我们发现,当网箱中黄鳝的密度超过每平方米10千克时,容易导致黄鳝之间的拥挤和缺氧,从而影响越冬成活率。因此,我们建议养殖户在越冬前合理规划网箱布局,确保黄鳝密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多年的养殖经验,我们认为,黄鳝越冬管理需要持续优化。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黄鳝的越冬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关注黄鳝养殖技术的创新,为养殖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