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种植期间,蓟马和灰飞虱高发
夏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然而,在夏玉米种植期间,蓟马和灰飞虱的高发问题却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一、蓟马和灰飞虱的高发原因
夏玉米播种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蓟马和灰飞虱会从小麦田转移到玉米田,造成严重危害。
原因 | 具体表现 |
---|---|
气候因素 | 干旱、高温等恶劣气候条件有利于蓟马和灰飞虱的繁殖。 |
种植习惯 | 过早播种或过密种植导致田间通风不良,有利于害虫滋生。 |
作物间作 | 蓟马和灰飞虱容易在作物间作中传播,增加防治难度。 |
1. 预防措施:
- 选择抗虫品种,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 合理轮作,避免蓟马和灰飞虱在田间的累积。
-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害虫滋生环境。
- 在蓟马和灰飞虱发生初期,及时喷洒杀虫剂,如阿维菌素、吡虫啉等。
-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在害虫发生严重时,可采取药剂喷雾和土壤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三、案例分析
- 选择抗虫品种,降低害虫发生概率。
- 合理轮作,减少害虫在田间的累积。
- 在蓟马和灰飞虱发生初期,及时喷洒杀虫剂,控制害虫数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张先生的玉米田害虫数量明显减少,产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一、夏玉米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在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关键环节。夏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病虫害的防治更是不容忽视。在河南省某玉米种植基地,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导致大面积玉米植株枯萎,产量大幅下降。该案例警示我们,夏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夏玉米病虫害主要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病害主要包括玉米粗缩病、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等;虫害主要包括蓟马、灰飞虱、蚜虫、粘虫、玉米螟等。以下将重点介绍蓟马和灰飞虱这两种常见病虫害。
预防: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提高土壤透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选用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错开病虫害迁徙期:蓟马和灰飞虱通常在小麦收获前后迁徙至玉米田。因此,在小麦收获前后,及时清除玉米田周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栖息地。
种子处理:采用包衣处理,如吡虫啉噻虫嗪等,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药剂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如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叶面肥和修复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添加高氮叶面肥和氨基寡糖素等,促进玉米苗的生长和修复。
河南省某玉米种植基地,在2023年6月份遭受了严重的蓟马和灰飞虱侵害。为有效控制病虫害,基地采取以下措施:
夏玉米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为广大玉米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玉米生产顺利进行。同时,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将不断涌现,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