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鼓粒期是关键产量形成阶段,需关注水分、养分供应和病虫害防治
作者:畜牧行家•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3
夏季,大豆迎来了生长的黄金时期,其中鼓粒期更是决定最终产量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水分、养分供应和病虫害防治,
一、大豆鼓粒期概述
鼓粒期是大豆从开始鼓粒到鼓粒结束的阶段,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植株生长速度减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籽粒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
二、水分管理
鼓粒期是大豆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如果供水不足,会影响植株体内活跃的生命过程,影响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造成籽粒小、产量低。
建议在鼓粒期前进行适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若遇到干旱天气,应适时增加灌溉次数,确保大豆正常生长。
养分类型 | 需求量 | 施用方法 |
---|---|---|
氮肥 | 适量 | 根外施肥,每亩可用0.3~0.5千克尿素 |
磷肥 | 适量 | 根外施肥,每亩可用70~100克磷酸二氢钾 |
钾肥 | 适量 | 根外施肥,每亩可用0.3~0.5千克磷酸二氢钾 |
四、病虫害防治
建议在发现虫害时,及时进行防治,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施。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以某地为例,当地农技部门针对大豆鼓粒期的灌溉需求,制定了详细的灌溉计划。通过科学灌溉,有效缓解了大豆需水与供水的矛盾,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大豆鼓粒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等害虫会蛀食豆荚,造成产量下降。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成为保障大豆鼓粒期健康生长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