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养殖需做好八件事,确保成活率与产量
作者:牧云老农•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1
一、选址与蝎窝建设
蝎场选址至关重要,应选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环境安静、远离剧毒农药和潜在天敌的地方。蝎窝可采用盆养、缸养、箱养等多种形式,模拟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
二、温湿度控制
蝎子喜潮湿环境,蝎窝应建在潮湿阴暗处,上干下湿。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三、饲料喂养多样化
蝎子以肉食为主,应提供黄粉虫、地鳖虫、蟑螂等多样化饲料。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蔬果,如西瓜皮、菜叶等。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相互残杀。建议母蝎每平方米不超过500只,二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4000只,三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3000只,四龄以上成蝎每平方米以2000只为宜。
五、及时分离
对弱、伤、病、残、死蝎要及时处理,仍可利用的可制成干蝎。在非产期及蜕皮期,进行卫生清理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六、严防不利因素侵袭
避免农药、化肥、氨水等有害物质对蝎子的影响,防范壁虎、老鼠、蚂蚁等天敌的侵袭。
七、做好疾病防治
蝎子虽少生病,但仍需做好预防工作。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维生素、葡萄糖、食母生等药物,提高免疫力。
饲养公母蝎时,保持适宜的比例。在母蝎产仔前,将公蝎分离饲养,避免干扰产仔和食幼现象。
养殖步骤 | 关键要点 |
---|---|
选址与蝎窝建设 | 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环境安静、远离剧毒农药和潜在天敌的地方 |
温湿度控制 |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
饲料喂养多样化 | 提供黄粉虫、地鳖虫、蟑螂等多样化饲料,补充水分和蔬果 |
饲养密度管理 |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相互残杀 |
及时分离 | 对弱、伤、病、残、死蝎要及时处理,预防疾病发生 |
严防不利因素侵袭 | 避免农药、化肥、氨水等有害物质对蝎子的影响,防范天敌侵袭 |
做好疾病防治 | 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维生素、葡萄糖、食母生等药物,提高免疫力 |
公母蝎搭配与分离 | 保持适宜的公母比例,产仔前分离公蝎 |
了解了蝎子养殖需做好八件事,确保成活率与产量。,现在聚焦于蝎子养殖:案例解析,技术突破,未来可期。
蝎窝构建:模拟自然,营造家园
在养殖蝎子时,构建一个适宜的蝎窝至关重要。理想的蝎窝应位于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区域,避免剧毒农药施用区。同时,应远离家禽、鸟类、壁虎、蜥蜴、青蛙、老鼠等潜在天敌。蝎窝的构建方式多样,包括盆养、缸养、箱养等小规模方式,以及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大规模方式。关键在于模拟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它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家。 蝎子作为肉食性动物,其饲料应以黄粉虫为主,但应多样化,如地鳖虫、蟑螂、飞行昆虫等。饲料不宜过多,以免蝎子死亡。同时,应保证蝎子的饮水充足,适当添加西瓜皮、菜叶等多汁饲料。合理的饲料搭配和充足的饮水是保障蝎子健康生长的关键。 蝎子喜潮湿环境,休息时喜栖息于干燥处。因此,蝎窝应建在潮湿阴暗的地方,模拟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同时,应根据温度和生长阶段调整湿度,确保蝎子的健康发育。最适宜蝎子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8℃-30℃,湿度控制在75%-85%之间。 在蝎子生长过程中,个体大小差异较大的蝎子容易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应事先准备好器皿、栖具,及时将不同大小和强弱的蝎子分开饲养。此外,在母蝎产仔后,应将母蝎与仔蝎分离饲养,以避免母蝎吃掉仔蝎。 蝎子虽然一生中疾病很少,但也应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对弱、伤、病、残、死蝎要及时处理,仍可利用的可制成干蝎,售给当地医药商店。在蝎子非产期及蜕皮期,对蝎窝要进行卫生清理消毒。发现有幼蝎蜕皮困难猝死时,应在各种饲料中加喂土霉素、维生素、葡萄糖、食母生等药物,让蝎子间接吸取营养,减少疾病的发生。 蝎子的公母搭配比例以1:3为宜。在母蝎受孕后产仔蝎前的这一段时间内,要把公蝎捉开另外饲养,以防扰乱孕蝎产仔蝎或吃掉小蝎子。案例分析:实践出真知
以某地区蝎子养殖场为例,通过以上方法进行养殖,其蝎子成活率提高了20%,产量提升了30%。这一案例表明,合理的养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蝎子的成活率和产量。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