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黄鳝病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养殖效益

黄鳝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产品,其养殖效益深受病害影响。了解黄鳝病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对于提高养殖成功率至关重要。

黄鳝病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养殖效益

黄鳝病害种类

病害名称 症状 防治方法
外伤感染 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皮脱落 用漂白粉兑水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mg/L;用5%-10%食盐水浸洗10分钟左右
细菌性肠炎 食欲减退,体色变青发黑,肛门红肿 生石灰清塘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20g;加强饲养管理,不投喂腐烂变质饲料
水霉病 病灶部位能见到棉花絮状成丛生长的水霉 用生石灰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20g;操作过程中要避免碰伤
棘头虫病 食欲严重减退,体色变青发黑,肛门红肿 药物清塘消毒,用0.05mg/L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烂尾病 尾部发炎充血,肌肉坏死腐烂 注意鳝池的水质与环境卫生,避免细菌大量繁殖;用1mg/L漂白粉或20g/m生石灰全池泼洒

防治策略

在养殖黄鳝过程中,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 彻底清塘,严格消毒
  • 苗种放养时,要用食盐等药物浸浴消毒
  • 放养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
  • 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坚持“四定”、“四看”的投饲方法,不施未经发酵的粪肥
  •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新水
  • 定期泼洒药物消毒水体同时投喂口服药物,坚持对活饵、饲料台、食物进行消毒
  • 发现鱼病,及时诊治

黄鳝养殖病害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了解黄鳝病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黄鳝养殖的成功。


经过对黄鳝病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养殖效益。的讨论,现在轮到黄鳝病害防治策略研究。

黄鳝病害的成因与症状

黄鳝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捕捞、运输等环节的损伤,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引发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皮脱落等症状。尤其在春末夏初,发病高峰期,黄鳝养殖户需特别注意。

黄鳝病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养殖效益

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预防黄鳝病害, 要彻底清塘消毒,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一周后再放养黄鳝。同时,黄鳝体可用3%食盐水或10mg/L漂白粉浸洗5-10分钟,以杀灭细菌或寄生虫。

在发病季节,每3-5天注入一次新水,保持微流水养鳝。使用1-2mg/L漂白粉全池遍洒,连续3天,可以有效防治病害。

具体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在黄鳝养殖过程中,发现部分黄鳝出现体表出血、鳞皮脱落的现象。经诊断,确定为细菌感染。养殖户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彻底清塘消毒,使用漂白粉兑水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mg/L浓度。同时,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新水,有效控制了病害的蔓延。

注意事项

黄鳝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在用药时需谨慎选择药物品种,剂量要准确。此外,加强饲养管理,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坚持“四定”、“四看”的投饲方法,不施未经发酵的粪肥,也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

未来展望

随着黄鳝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未来,应加强对黄鳝病害的研究,开发新型防治技术,提高黄鳝养殖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