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中鹤集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质大豆迎来丰收

近年来,中鹤集团在农业发展道路上,特别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优质大豆种植领域,其喜获丰收,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鹤集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质大豆迎来丰收

背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选择。中鹤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实现粮豆轮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定义: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什么?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

实践:中鹤集团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中鹤集团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 调整种植结构:改变传统小麦、玉米轮作模式,改为粮豆轮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提高农产品品质:选用优质大豆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大豆产量和质量。
  • 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绿色种植,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成果:优质大豆喜获丰收

2016年,中鹤集团流转的5万亩耕地全部种植优质大豆,通过粮豆轮作,实现了丰收。合作社负责人王彦军表示,粮豆轮作不仅提高了大豆产量,还改善了土壤结构,实现了“藏粮于地”的目标。

启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中鹤集团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

  1. 调整种植结构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2. 提高农产品品质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
  3. 降低生产成本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保障。
  4. 保护生态环境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础。

中鹤集团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相信在全体农业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年份 大豆种植面积 大豆产量
2015 9756 未知
2020 1.4亿 未知


解释完中鹤集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质大豆迎来丰收,探讨其背景与定义。的意义,再解读中鹤大豆丰收,农业改革显成效。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中鹤集团在探索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上,发现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已无法满足规模农业的需求。特别是籽用玉米的种植,由于其难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使得耕地的利用效率大打折扣。于是,中鹤集团在流转后的耕地上,摒弃了传统的小麦、玉米季节轮作模式,转而推广饲用玉米种植,这不仅实现了小麦和饲用玉米的全程机械化,还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提供了可能。

2016年4月,农业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大豆种植效益低的问题,一方面在于产量不高,一亩地仅产二三百斤;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化收割的难度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山东,如何实现大豆质量和产量的双重提升,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破解大豆产业发展困境的关键。

中鹤集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质大豆迎来丰收

中鹤集团以实际行动践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出了优质大豆种植项目。鹤飞农机合作社的车师傅手中抓起一把大豆,品尝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粮豆轮作的实施,不仅实现了“藏粮于地”,还促进了土壤结构的改善和肥力的提升。

王彦军,合作社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粮豆轮作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还充分利用了大豆固氮肥田的作用,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利于实现‘藏粮于地’。”此外,粮豆轮作还有助于减轻病虫害和杂草的危害,改变了某些病菌、害虫的生存环境,同时消灭或抑制了伴生或寄生性杂草的生长。

2016年,中鹤集团在河南省浚县鹤飞农机合作社的5万亩优质大豆种植区,迎来了现代化的收割机。这一年,中鹤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流转的5万亩耕地全部用于种植优质大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鹤集团通过粮改饲发展全株玉米青贮,或大豆种植,旨在提高优势产区的种粮效益,实现改土增粮,藏粮于地。例如,种植专用青贮玉米相比普通玉米,每亩地收入可增加400-500元。这种模式不仅省去了脱粒、晾晒、处理秸秆等环节,还能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促进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减少环境污染。

中鹤集团的实践表明,通过粮豆轮作,不仅提高了大豆产量,还改善了土壤质量,为农业循环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供给能力,还提高了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