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抹芽操作技术,关键在于掌握时机、力度和方向
一、抹芽概述
猕猴桃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其生长过程中的抹芽技术至关重要。抹芽不仅关系到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还直接影响到树体的健康与寿命。
抹芽,顾名思义,就是在猕猴桃萌芽初期,对芽进行选择性去除的过程。这一操作看似简单,实则学问颇深。
二、抹芽的关键要素
要素 | 描述 |
---|---|
时机 | 把握新芽生长的关键时期,确保芽体质量。 |
力度 | 控制抹芽的力度,避免对树体造成伤害。 |
方向 | 根据树形和生长需求,合理确定抹芽的方向。 |
三、抹芽实操技巧
1. 抹芽时间
一般来说,当树冠80%的芽长到3-5cm时,即可开始抹芽。这个时间点,芽体质量较为明显,便于判断。
2. 抹芽力度
抹芽时,要轻柔操作,避免用力过猛伤及树皮。
3. 抹芽方向
抹芽方向要根据树形和生长需求来确定。例如,对于主干进行抹芽时,可以只留一叶摘心,以促进树体健康生长。
四、抹芽注意事项
1. 留有余地
抹芽时,要考虑倒春寒和病虫害的影响,保留10%的余地,不可一步到位。
2. 不抹内膛芽
内膛部、结果母枝基部主蔓上的潜伏芽,由于萌发较晚,且需要培养更新预备枝,因此不提倡抹芽。
3. 防病措施
抹芽后,要及时给架面喷雾氯溴异氰尿酸,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掌握猕猴桃抹芽操作技术,对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讲解,相信广大果农能够更好地把握抹芽的时机、力度和方向,为猕猴桃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猕猴桃抹芽操作技术,关键在于掌握时机、力度和方向。讲得差不多了,现在聊聊精准抹芽,猕猴桃丰收秘诀。
精准抹芽,打造高效猕猴桃园
在猕猴桃种植领域,有一项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的操作,那就是精准抹芽。这项技术不仅关乎果树的产量与品质,更关乎整个果园的丰收前景。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神秘的抹芽技艺。
抹芽时机,掌握生长节奏
抹芽并非一蹴而就,时机把握至关重要。通常,当树冠80%的芽长到3-5cm时,便是开始抹芽的最佳时期。此时,芽子的质量清晰可见,便于精准操作。而对于正常结果树的结果母枝,抹芽后芽间距保持在15-20cm,这样既保证了光照,又利于通风。
抹芽原则,三去三留
抹芽讲究的是“三去三留”原则,即去下留上、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具体操作时,要遵循以下要点:内膛部、结果母枝基部的主蔓潜伏芽,因萌发较晚,不宜抹芽;气候原因,抹芽时要保留10%的余地,避免一步到位。此外,对于主蔓、侧枝的处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成龄树抹芽,更新预备枝
对于成龄猕猴桃树,抹芽的目的在于更新预备枝,保证树势的稳定和果实的质量。在抹芽时,对于结果母枝,基部新梢可保留,花蕾全部去除,培养更新枝。在侧上方各自15-20厘米留1结果新梢,每米保留6-7个结果新梢。同时,要抹除背下芽、弱芽、过密芽、畸形芽、双芽中的弱芽,摘除无芯芽等。
抹芽后的防病措施
抹芽操作后,由于树体表面会产生伤口,容易导致病虫害的侵染。因此,抹芽后要及时给架面喷雾氯溴异氰尿酸,防止抹芽创口感病。此外,人工授粉时也可以同时除萌,这些工作通常在三月和四月份进行。
精准抹芽是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关乎果园的丰收与效益。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抹芽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种植过程中,希望广大果农能够掌握这一技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效猕猴桃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