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鸵鸟饲养管理:关注鸵鸟生活习性

一、场址选择与栏舍设计

新建鸵鸟场址选择至关重要,需选在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土质以沙土或沙壤土为佳,因其透气、透水性好,持水性小,雨后不易泥泞,易保持干燥。

鸵鸟饲养管理:关注鸵鸟生活习性
指标 要求
地势 较高
排水 便利
光照 充足
通风 良好
土质 沙土或沙壤土

二、饲养管理方法

饲养鸵鸟需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饲养和管理,以下为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1. 育雏期

饲养方式多采用地面铺垫平养,垫料要求松软,吸湿性强。1~6周龄每平方米分别饲养5、2、1.5、1、0.5、0.25只,以后随日龄增长继续减少。

2. 育成期

从12周龄起至开产止为育成期。这一时期鸵鸟生长发育旺盛,日粮中应含粗蛋白质15%~16.5%,代谢能11550耳焦/千克,粗纤维6%,钙0.9%~1%、有效磷0.5%。饲养方式可围栏圈养,也可放牧饲养。

3. 产蛋期

鸵鸟30月龄开产。这时应按公母比例1:2~1:3组成小群饲养和生产种蛋。日粮营养为:粗蛋白质18%,代谢能11760焦耳/千克,粗纤维6%,钙4%~4.5%、有效磷0.42%。

三、注意事项

1. 场区周围最好绿化,使鸵鸟生活在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里。

2. 距主要公路1公里以上,以减少噪音和交通污染。

3. 严禁其他动物进出饲养区,栏舍门口应设有消毒槽,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4. 配合饲料存放时间不应超过两周,食具应每日清洗一次。

5. 鸵鸟生长期采食量大,粪便也多,应及时清除粪便污物,避免消化道感染。

饲养鸵鸟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关注其生活习性,科学管理,才能确保其健康成长。希望本文能为您的鸵鸟饲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在探讨了鸵鸟饲养管理:关注鸵鸟生活习性,确保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我们不妨进一步延伸至鸵鸟养殖:习性解析与高效管理,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一、精心选址,打造生态养殖环境

在鸵鸟养殖的起始阶段,选址至关重要。理想的场址应位于地势较高、排水顺畅、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考虑到鸵鸟的习性,沙土或沙壤土是最佳选择,因其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有助于保持场地的干燥。例如,位于我国东北的某鸵鸟养殖场,就选择了这样的场地,有效降低了因地面泥泞导致的卫生问题。

二、科学饲养,关注鸵鸟成长细节

在饲养过程中,需根据鸵鸟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相应的营养和饲养管理。如育雏期,每平方米饲养数量需根据鸵鸟日龄调整,并确保运动场面积是育雏舍的3至5倍。在日粮配置上,应包含足够的优质草粉和牧草,如苜蓿草,以满足鸵鸟的营养需求。例如,某养殖场在育雏期的日粮中,优质草粉占比超过10%,确保了雏鸵鸟的健康成长。

鸵鸟饲养管理:关注鸵鸟生活习性

三、防疫措施,保障鸵鸟健康

为了确保鸵鸟的健康,养殖场应远离主要公路,并设置围墙,以防止其他动物进入饲养区。栏舍门口需设立消毒槽,并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此外,配合饲料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两周,食具每日清洗,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四、育成期管理,促进鸵鸟健康成长

从12周龄起,鸵鸟进入育成期,这一时期应提供丰富的日粮,如颗粒饲料和新鲜牧草。饲养方式可采用围栏圈养或放牧饲养,让鸵鸟自由觅食。同时,注意让鸵鸟进行适量运动,以减少脂肪积累。例如,某养殖场在育成期,采用70%优质新鲜牧草和30%颗粒饲料的配比,有效促进了鸵鸟的生长。

五、产蛋期管理,提高产蛋效率

鸵鸟30月龄开产,此时应按公母比例1:2~1:3组成小群饲养,并按需补充营养。产蛋期的日粮营养应适当调整,以满足产蛋需求。同时,确保每小群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例如,某养殖场在产蛋期,每天每只鸵鸟补充1.5千克配合颗粒饲料,有效提高了产蛋效率。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鸵鸟养殖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未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鸵鸟养殖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