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混养,如何选择搭配品种
在农业养殖领域,罗非鱼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而备受青睐。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混养品种,以实现鱼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了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为您揭示其中的奥秘。
一、罗非鱼混养品种的选择
1. 鲢鱼和鳙鱼:这两种鱼类为滤食性,能够有效清除鱼塘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保持水质清洁。
2. 对虾、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鱼:这些鱼类与罗非鱼兼容性较好,可以共同生长,提高鱼塘的产出。
3. 罗非鱼与鲫鱼混养:鲫鱼作为底栖鱼类,可以清除塘底的有机碎屑,与罗非鱼形成互补。
二、混养品种的搭配比例
在混养中,不同鱼类的搭配比例至关重要。
鱼类 | 主养鱼 | 配养鱼 |
---|---|---|
罗非鱼 | 60% | 40% |
鲢鱼、鳙鱼 | 10% | 20% |
对虾、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鱼 | 5% | 15% |
鲫鱼 | 5% | 10% |
三、混养品种的关系处理
1. 鲢鱼及鳙鱼间的关系处理: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竞争。
2. 罗非鱼与鲢鱼、鳙鱼间的关系处理:调整饲料投喂量,满足罗非鱼的生长需求。
四、混养管理的要点
1. 调水:定期进行水质调节,保持水质的稳定。
2. 饲料投喂: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3. 病害防控:以预防为主,及时处理病害,确保鱼类健康。
五、案例分析
吴乐棉,一位经验丰富的养殖户,通过调整混养品种和精细管理,实现了鱼塘经济效益的提升。
- 主养罗非鱼,配养鲢鱼、鳙鱼、对虾等。
- 定期进行水质调节,保证水质清洁。
- 合理投喂饲料,满足鱼类生长需求。
- 注重病害防控,确保鱼类健康。
通过以上措施,吴乐棉的鱼塘亩均纯收益达到了1039.9元。
罗非鱼混养,品种搭配和精细管理是关键。通过合理选择混养品种、调整搭配比例、妥善处理鱼类关系,以及注重混养管理,养殖户们可以提升鱼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罗非鱼混养,如何选择搭配品种,提升鱼塘经济效益?讲得差不多了,现在聊聊罗非鱼混养,选对搭档,效益翻倍!。
创新养殖模式,罗非鱼效益翻倍之路
近年来,随着罗非鱼市场的波动,不少养殖户面临效益低下的问题。然而,在广西田东县平马镇靖逸村,吴乐棉却通过创新养殖模式,实现了罗非鱼效益的翻倍。他的秘诀在于选对了混养搭档,合理搭配养殖品种,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品种调整,效益提升
相比往年的养殖模式,吴乐棉今年对罗非鱼塘的混养品种进行了调整。他放弃了传统的鲢鱼苗,改为大量放养麦鲮苗。13亩的塘里放了3000万尾麦鲮水花,并在一些小塘中混养了大量土鲮苗。这一改变让他去年的效益有了显著提升。去年养鲢鱼时,尽管产量达到了3000斤,但塘头价却只有1.8元/斤,让他有产量没价格。而今年改为养麦鲮,效益明显好转。
细节管理,水质保障
吴乐棉非常注重细节管理,尤其是在水质调节方面。由于自己的鱼塘有猪粪猪尿落塘,氨氮、亚硝酸盐水平较高,尤其是在高温期,鱼容易受到应激反应。因此,他经常调水,从不节省调水的钱。相比周边其他养殖户,他每年要用调水产品4000-5000元,但正是这种精细化管理,让他的鱼塘水质始终保持良好,鱼儿的生长速度也快。
科学投喂,减少浪费
在饲料选择上,吴乐棉也颇具心得。为了提高鲮鱼的产量,他一般先喂罗非鱼再喂鲮鱼。以前喂鲮鱼仔都是用中猪料,现在改用鱼仔宝,这种饲料一半沉水一半浮水,吃不完的饲料过段时间还会浮出水面,不会沉在塘底浪费,既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又减少了浪费。
病害防控,预防为主
从2008年开始养鱼至今,吴乐棉的鱼塘除某年冻死鱼外,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病死鱼。这得益于他非常注重水质调节,以及预防为主的病害防控理念。他基本吃住在鱼塘,每天都巡塘,注意观察天气和水色变化,一旦发现水质变差或鱼吃食不好,就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轮养策略,效益可观
在吴乐棉的养殖计划中,中秋节前卖完罗非鱼后,他计划在部分鱼塘轮养一批土鲮,养两个月就可以出一部分鱼仔。到明年4月份,土鲮的规格可达3-4两,亩产约1500斤,效益十分可观。这种科学的轮养策略,让吴乐棉的鱼塘始终保持良好的养殖状态。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合理搭配混养品种、注重细节管理和科学防控病害,是实现效益翻倍的关键。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学习借鉴吴乐棉的经验,或许能为自己的养殖事业带来新的启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