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养殖技术篇:探讨肉羊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基础知识和背景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肉羊养殖成为许多农户的致富之路。然而,在这条道路上,养殖户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肉羊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为您揭示相关知识背景。
一、肉羊养殖常见问题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
饲料利用率低 | 饲料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均衡 | 根据羊只生长阶段科学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
羊只生长发育缓慢 | 饲养管理不当,缺乏运动 | 加强饲养管理,增加运动时间,促进羊只健康成长 |
疾病频发 | 防疫措施不到位,环境卫生差 | 加强防疫工作,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 |
二、肉羊养殖基础知识
1. 舍饲育肥:
每日每只羊喂给全价饲料或混合饲料1.5~2公斤,加喂青干草1.0~2.0公斤,以及适量的青贮和氨化饲料。每日分4次喂给。根据生长发育和采食情况调整饲料配方。自由饮水。
2. 预防措施:
少用粗硬饲料,严防创伤感染,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圈舍和用具用2%火碱或10%石灰乳或20%热草木灰溶液进行消毒。
3. 育肥指标:
育肥期60~70天,日增重100~150克,宰前活体重45公斤以上。
4. 被毛较长的羔羊在屠宰前的2个月整理进行剪毛。羔羊育肥饲槽长度每个20~30厘米,成年羊育肥饲槽长度每个40~50厘米。育肥开始时称重、驱虫。准备好所需的青贮、氨化饲料、青干草和精料,划定育肥用草场。
5. 俗称“红眼病”,是由嗜血杆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反刍家畜及家禽的急性传染病,损害部分仅限于眼部,使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炎性变化,怕光流泪,结膜潮红充血,眼角流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少数形成角膜云翳、白斑或造成失明。本病常发于温度较高、蚊蝇较多的夏秋高温季节和空气流通不畅、氨气浓度较高的环境。
6. 治疗方法:出现角膜混浊或白内障的病羊,可滴入青霉素50万单位加病羊全血10毫升,眼睑皮下注射,或50万单位链霉素溶液5毫升于眶上孔注射,2天1次。
7. 定期防疫,每年3月或9月用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于每只羊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同时,夏季气温较高会导致羊圈舍的环境更为糟糕,所以要每天按时打扫羊舍,定时消毒,以保证圈舍干净。
8. 治疗方法: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2%龙胆紫、碘甘油、5%土霉素软膏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软膏等,1天1~2次。
9. 二、合理布局羊舍
治疗方法:肌肉注射氯霉素0.5~0.7克,1天3次;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500毫克,混合肌肉注射,1天4次。病程较长的,可内服磺胺脒10~20克或注射免疫血清。
10. 育肥指标:育肥期40~60天,日增重150~200克,宰前活重40~45公斤。
11. 1.补料开始时间:母羊怀孕3个月开始补料,精料补喂量每只每天0.2~0.4公斤。要在塑料暖棚内接生小羊羔。羔羊出生后10天开始训练吃草,15天时补料。
舍饲育肥。4月龄断乳后进入育肥期。每日喂给全价料或混合料。精料量0.5~1.5公斤;青干草1.0~1.5公斤,以及选定的青贮和氨化饲料。每日分上午、中午、下午、晚间4次饲喂。根据生长发育和采食情况,每隔15天调整1次喂量。自由饮水。
12. 2.育肥期及育肥强度的确定:在正常条件下,早熟肉用品种和肉毛兼用品种羔羊,在周岁内,每个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一般以2~3月龄为最高,可达到300~400克;1月龄次之;4月龄急剧下降;5月龄以后的平均日增重一般稳定在130~180克的水平。因此,从2~4月龄开始,如能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强度育肥,50天左右育肥期内的平均日增重可达到其原有的水平。这样,羔羊在长到4~6月龄时能达到上市的屠宰标准,即体重达到成年羊体重的50%以上,胴体重达到17~20公斤,屠宰率达到50%以上,胴体净肉率达到80%以上,可见,2~4月龄的羔羊凡平均日增重达200克以上者均可转入强度育肥。采用放牧加补饲育肥或舍饲育肥方式,进行50天左右的强度育肥后,均可使羔羊达到预期上市肥羔的标准。但是,日增重低于180克的,必须等到羔羊体重达到25公斤以上才能进行强度育肥,使其在40~60天内达到上市的标准。如果在羔羊体重达不到一定程度时过早进行强度育肥,常会造成羔羊的肥度虽已达到标准,但体重却离出栏还相差较远。
13. 三、暖棚羊舍建设
羊舍要建成暖棚式,建筑面积要与羊群的规模相适应,一般成年羊每只约占面积0.8~1.6平方米;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一些,使羊既能够自由运动,也能够满足羊分群的需要。羊舍一般以建成单坡暖棚式,后墙高为1.8米,棚顶倾斜度为15度,棚顶高2.5米左右为宜,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铺成斜坡以利排水。舍内要保持干燥、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尽量做到冬暖夏凉。
14. 一、育肥前的准备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免疫接种可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本地区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和规律、抗体水平、动物年龄结构、疫苗性质等情况,灵活掌握并制定适合本羊群情况的具体免疫程序,不要千篇一律。搞好疫苗防疫注射和药物预防,保持羊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使羊群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
15. 1肉羊品种的选择与杂交 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最核心要素是羊只品种的选择,虽然所有羊只的品种都可以作为肉用,但是羊只品种的不同,在养殖过程中饲料的利用率也不同,从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同。我国南北方温差较大,南方多为潮湿多雨的温带气候,比较适合楼式肉羊舍,可以保持肉羊舍相对干燥;北方多数为高寒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应该主要考虑...
16. 四、传染病综合防治
羊舍应建在靠山背风、向阳、干燥、平坦的地段。要兼顾羊舍供水、饲草运输等条件,以便于生产。
17. 三、羔羊育肥
三、传染性脓疮
但是在传统肉羊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不科学,饲养技术不到位,常常无法很好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在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肉羊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就需要做好优质肉羊品种引种工作,把肉羊的新品种引进来、把先进的饲养和繁育技术引进来,为培育自己的优质品种、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肉羊品牌奠定基础.
18. 本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肉羊消化道,特别是肠道中迅速大量地繁殖,分泌大量有毒物质引起的,多发于膘情好及2岁以下的羊只,呈散发性。雨季、气候骤变、过食嫩草和精料、运动不足等均能导致该病的发生。发病时或呆或卧或跑,咬牙,侧身倒地,四肢抽搐痉挛,左右翻滚,头颈向后弯曲,呼吸急促,口鼻出沫,有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多于1~2小时内死亡。
19. 张玉琴新疆兵团第六师土墩子农场畜牧兽医工作站摘要,养殖肉羊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肉羊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肉食需求,同时还能够满足羊毛市场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肉羊养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技术问题,间接降低了养殖户
20. 运动场应连接在羊舍的前面,面积一般应相当于羊舍的2~3倍,地面平坦干燥,围墙完整坚固,围墙高1.5~1.7米,运动场内设干草补饲架。有了运动场,羊可以自由运动采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同时,栏舍内的空气状况也可恢复。
21. 一个完整的羊舍应包括:羊舍、羊圈、饲料房、储草棚,这些都要适当配套。舍饲羊棚建筑的布局应兼顾方便、简洁、经济、耐用几方面,有条件的最好参观一下别的饲养场,取长补短,再进行建设。
22. 肖伟摘要,规模化肉羊养殖技术比传统肉羊养殖技术有更严格的环境与技术要求,需要养殖场在短时间内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体系,保证整个养殖环节的技术科学合理,饲料搭配满足肉羊生长发育所需,以能在短时间内向市场提供大量的优质肉羊产
23. 二、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饲料配方:玉米75%,豆饼15%~20%,苜蓿草粉3.5%~8.5%,食盐1.5%。其喂量:羔羊的体重在30公斤以下时,每只每日喂0.35~0.55公斤;达到30公斤以上时,每只每日喂0.6~0.8公斤。对日增重较少、在6月龄前很难达到上市标准羔羊的育肥,由于其增重慢,必须使羔羊经过一定时间生长,等体重达到30公斤以上时才能转入高强度育肥。因此,其饲料均用上述料。但在育肥的前期,混合精料的饲喂量一般以控制在200~400克的范围内较为适宜。等到最后50天左右,才能把饲喂量增加到600克或更高。
24. 1.放牧加补饲育肥:羊进入育肥期后,选择青绿多汁、营养丰富的优良草场进行放牧。白天加强放牧管理,使羊少走动,吃好草。晚间归牧后每只羊喂给精料0.7~1.0公斤。视草场情况,再加喂青干草0.5~1.0公斤,以及适量的青贮和氨化饲料。自由饮水。青干草粉碎后与精料、青贮和氨化饲料混合补给。
25. 在育肥前,对即将投入育肥的羊进行健康检查,只有无病或有病治疗痊愈的羊才可以进行育肥。从性别、年龄、个体大小、品种等方面进行分群。育肥前还应进行驱虫、药浴、防治、健胃、修蹄等工作。早熟品种8月龄、晚熟品种10月龄以上的公羊进行去势,目的是使羊肉不产生膻味和有利于育肥。对育肥羊进行称重,以便于育肥结束时进行比较,检查育肥效果和效益。
26. 二、剪毛
定期对羊舍、用具和运动场等进行预防消毒。这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发生的既必要而又重要的措施。注意将羊舍内外的粪便及时清扫、堆积、发酵,以便及时杀灭其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或虫卵。另外,可选用3%来苏儿、20%石灰乳、1%~2%火碱等消毒剂,对羊舍环境经常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对羊舍、用具及运动场彻底消毒1次,平常也应1个月消毒1次。当某种疫病发生时,可用火碱进行扑灭性的彻底消毒。
27. 不准在生产区或羊舍内屠宰或解剖死亡的病羊,更不准在生产区内随意乱丢死亡的羊只,以减少羊群疾病的发生。
28. 该病由病毒引起,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结成疣状厚痂,通过圈舍、用具或皮肤擦伤传播,呈群发性,可在羊群中连续危害多年。
29. 预防措施:防止羊群过食青嫩多汁的饲料和精料,进行适当运动。病羊隔离,圈舍及时清扫消毒。
30. 3~4月龄断奶进入育肥期的羔羊,还可采用较好的精粗料比例:60%~70%的精料,加30%~40%的粗料来育肥。粗料最好用草粉、玉米秸秆、沙打旺、羊草、苜蓿等。饲喂比例:第1个月精料65%,粗料35%,以后精料60%,粗料40%。参考喂量:4~5月龄体重为20~30公斤时,每只日喂量0.8~0.9公斤;5~6月龄体重为20~30公斤时,每只日喂量0.8~0.9公斤;5~6月龄体重为30~40公斤时,每只日喂量1.6公斤,并等待出栏。
31. 肉羊市场容量大。国际国内羊肉需求上升,价格坚挺,市场前景广阔。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羊肉产量大幅增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市场......
32. 每年春秋2次防疫,皮下或肌肉注射羊四联苗5毫升。
33. 用2%~5%硼酸水或淡盐水或0.01%呋喃西林洗眼,擦干后可选用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2%可的松等眼膏点眼。也可用青霉素或氯霉素加地塞米松2毫升、0.1%肾上腺素1毫升,混合点眼1天2~3次。
34. 一、羊舍建筑地点选择
放牧加补饲育肥。羔羊4月龄断乳后进入育肥期。选择青绿多汁、营养丰富的优良草场进行放牧,推广围栏、划区轮牧。适当延长放牧时间。每日归牧后补饲精料,每只每天0.3~0.7公斤,自由饮水。视草场情况还可适当补给青干草和其他饲料。育肥指标:育肥60~90天,日增重180克,宰前活重达30~35公斤。
35. 本文从肉羊和肉牛的养殖技术出发,探讨肉羊、肉牛养殖的风险管控方法,为我国鲜肉食品安全奠定基础.然后,地方养殖户必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地方负责养殖防疫工作的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养殖户进行培训学习最新的畜禽养殖技术,在培训学习过程中,认真贯彻检疫防疫工作的规范、标准化管理的要点,对可能....
36. 四、运动场地建设
饲料配方:玉米55%,葵花饼15%,麸皮20%,酒糟9%,食盐1%。玉米50%,高粱8%,麸皮5%,葵花饼20%,苜蓿粉15.5%,微量元素0.5%,食盐1%。
从肉羊养殖技术篇:探讨肉羊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基础知识和背景。过渡到肉羊养殖:案例解析与趋势展望,我们开始新的讨论。
一、舍饲育肥策略
在肉羊养殖过程中,舍饲育肥是提高羊肉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以某养殖场为例,每日每只羊喂给1.5至2公斤的全价饲料或混合饲料,并辅以1.0至2.0公斤的青干草。同时,适量添加青贮和氨化饲料,分四次均匀喂食。根据羊的生长发育和采食情况,灵活调整饲料配方。此外,保障羊群自由饮水,确保健康养殖。
二、预防疾病措施
在肉羊养殖中,预防疾病是保障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以某养殖场为例,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避免使用粗硬饲料,以防创伤感染。一旦发现病羊,立即隔离治疗。同时,对圈舍和用具进行定期消毒,常用消毒剂包括2%火碱、10%石灰乳或20%热草木灰溶液。此外,加强羊群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羊群的整体抗病能力。
三、育肥指标与流程
在育肥过程中,设定合理的育肥指标至关重要。以某养殖场为例,育肥期设定为60至70天,日增重目标为100至150克,宰前活体重要求达到45公斤以上。在育肥开始时,对羊进行称重、驱虫,并准备好所需的青贮、氨化饲料、青干草和精料。同时,根据羊只体型和生长情况,合理划分育肥用草场。
四、羊舍建设与管理
羊舍的建设和管理对肉羊养殖的成功与否具有直接影响。以某养殖场为例,羊舍采用暖棚式设计,确保羊群在寒冷季节也能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羊舍面积根据羊群规模合理规划,确保羊只自由运动和分群需求。同时,注重羊舍的通风和排水系统,保持羊舍干燥、通风良好,为羊只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五、羊舍消毒与防疫
羊舍的消毒和防疫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以某养殖场为例,定期对羊舍、用具和运动场进行消毒,常用消毒剂包括3%来苏儿、20%石灰乳、1%~2%火碱等。同时,加强羊群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羊四联苗的注射,确保羊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六、羊只品种选择与杂交
羊只品种的选择与杂交是提高羊肉品质和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以某养殖场为例,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肉羊品种进行杂交,如肉用山羊与当地品种进行杂交,以提高羊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七、羊只育肥方式与饲料配方
羊只的育肥方式和饲料配方对养殖效益有直接影响。以某养殖场为例,根据羊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市场需求,采用不同的育肥方式和饲料配方。如羔羊育肥期采用放牧加补饲的方式,成年羊则采用舍饲育肥。饲料配方根据羊只的营养需求进行科学搭配,确保羊只健康生长。
八、羊只销售与市场拓展
羊只的销售和市场拓展是养殖户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以某养殖场为例,通过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将羊肉销售到周边市场。同时,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如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