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玉米种植高产管理,需关注土壤、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要想实现玉米的高产,必须从土壤、水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入手。以下是详细的高产管理攻略。

玉米种植高产管理,需关注土壤、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一、土壤管理

土壤是玉米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条件是保证高产的前提。

  •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块: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
  • 土壤消毒: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害源。
  •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适量施肥和有机物料施用,改善土壤结构。

二、水分管理

水分是玉米生长的重要条件,水分管理不当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 播种前浇透底水:播种前进行一次浇透底水,有利于种子发芽。
  • 适时灌溉: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和天气情况,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排水防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玉米受涝害。

三、施肥管理

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

  • 底肥:播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
  • 追肥: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情况,适时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 叶面喷肥:在玉米生长后期,进行叶面喷肥,补充营养,提高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虫害。
  • 药剂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等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五、案例分析

年份 种植面积 产量 施肥量 病虫害发生情况
2018年 100 800 100 轻度发生
2019年 100 900 120

通过对比2018年和201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玉米产量有了明显提高。

玉米种植高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土壤、水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玉米高产管理中的重要性。希望本文能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玉米种植高产管理,需关注土壤、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已经讲清楚了,现在聊聊玉米高产管理: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吧。

玉米种植:宁夏吴忠市的实践案例

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玉米种植已成为当地农业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当地农民采用了多种管理技术。

玉米种植高产管理,需关注土壤、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1. 种子选择与处理梁君、李江、王佳佳的研究表明,种子纯度应不低于98%,发芽势不能低于95%。他们推荐使用包衣种子,以增强种子的抗逆性。

  2. 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质地,确定施肥量。马金玉、张国华、李贵锋指出,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氮、磷、钾三要素尤为重要。

  3. 病虫害防治拌种时使用玉米拌种保苗剂和辛硫磷乳油,可以有效防治大小斑病和地下害虫。

玉米化控剂的使用时机与技巧

化控剂的使用对玉米抗倒伏性有显著影响。

  1. 适宜喷施时期一般在玉米6-8叶期喷施,增强抗倒伏性。

  2. 喷施时间选择最好选择晴天的早9点和下午4点后喷施,避免药害。

  3. 喷施注意事项不要过晚喷施,株高1米以后喷施会影响玉米抗倒伏能力。避免在气温高、风大的天气重复喷雾。

除草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除草剂的使用对玉米产量有直接影响。

  1. 苗后除草2,4-D丁酯和二甲四氯钠作苗后除草剂时,需注意防止药害。

  2. 中后期除草玉米长到6到9个叶时对除草剂最敏感,此时喷雾应谨慎。

  3. 定向喷雾在玉米长到9叶后,可以考虑行间低剂量定向喷雾防治草害。

种植密度与播种技术

合理的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1. 种植密度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000~6000株,根据土壤肥力、质地和管理水平确定。

  2. 播种机与种子配套播种机和种子的大小要配套,以确保播种质量。

  3.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3厘米最佳,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发芽率。

通过上述管理措施,宁夏吴忠市的玉米种植户成功提高了玉米产量,为当地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的玉米种植者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