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丹毒防控失败,是疫苗失效了吗

超7.6万头猪只死亡!养户必看非瘟防控指南,避母猪乳腺炎危害大!防控方案及行业影响深度解析。

猪丹毒防控失败,是疫苗失效了吗

猪丹毒,这个老对手,为何突然卷土重来?

猪丹毒,一种死亡率很高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12月龄的架子猪,夏、秋季节常常流行。土霉素、磺胺噻唑对猪丹毒也有一定疗效,但不可做首用药品。

国内猪场出现猪丹毒的爆发主要与长期已经不再使用疫苗和极少针对猪丹毒进行保健有关,在疾病出现以后发病猪场基本已经恢复了猪丹毒疫苗在场...

猪丹毒防控失败,是疫苗失效了吗

疫苗失效,是猪丹毒防控失败的主要原因吗?

华东地区某1000头母猪场由于对猪丹毒疾病的防控失败而损失惨重。起初,只是肥猪栏出现几头猪丹毒的典型症状,为预防该病在整个猪场进行传播,特...

症状 描述
急性型 突然发病,有时急性死亡。精神高度沉郁,不饮不食,体温40-42℃,高烧稽留3-5d,部分猪可表现颤抖,当接近时表现愤怒,并走开伴有尖叫,走路表现僵硬,停下后快速躺下。结膜充血,眼睛清亮,粪便干硬附有粘液,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腹泻,有时带血液,小猪更明显。哺乳和断奶仔猪多为突然发病,出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为1d左右。
亚急性型 病程1-2w,病初体温在41℃以上,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口渴、便秘,有时出现呕吐,发病后2-3d在身体许多部位皮肤,特别是颈部胸侧,背部,腹侧四肢等处出现方形、菱形或圆形疹块,稍凸起于皮肤表面,大小不等,初期疹块指压褪色,后期变为紫黑色。
慢性型 通常由急性或亚急性型变为慢性型,但也隐性发病。病猪食欲无明显变化,体温正常,但猪只消瘦,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慢性浆液性纤维性关节炎、慢性疣状内膜炎和皮肤坏死,前二者往往同时在病猪上发生,皮肤坏死多为单独发生。

防控猪丹毒,我们该怎么做?

气温15-25℃时,兑好的疫苗,超过4小时失效。养猪能手都知道,要养好猪除了饲养管理做到位,控制好环境的温度、湿度、密度,小编认为其它的主要依靠...

自身免疫是关键的预防措施,被猪场忽视,有些地区的养殖户觉得猪丹毒好控制,掉以轻心,不给猪接种猪丹毒疫苗夏季有利于猪丹毒的传播,若不能做到有效的防控感染风险很大。.如果自家猪场或者所在地区猪丹毒多发,可以选择用疫苗免疫,每年春秋各一次,保护期为6个月。.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日常圈舍内外的消毒工作,调整饲养密度,通风降温,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疫苗防控...

猪丹毒防控,案例分析

猪丹毒在沉寂多年后,由于长期疏于防疫和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频发,猪丹毒这一古老的猪病呈现出地方性流行趋势,其中以重庆、湖南、广西、四川、江西、湖北等地最为严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猪丹毒防控,疫苗失效只是其中一方面。养殖户要注重日常的饲养管理,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提高猪只自身免疫力,才能有效防控猪丹毒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