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场降本增效,你避开这4个误区了吗

哎,说起养猪这行当,真是酸甜苦辣都尝遍。奎哥我在一线服务的时候,发现不少猪场在降本增效的路上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越走越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常见的误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猪场降本增效,你避开这4个误区了吗

误区一:猪场成本投入越少,猪场盈利越多

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但实际情况可不一定。很多猪场在行情低迷的时候,为了省钱,什么保健药物都不用了,结果疾病频发,生产成绩直线下降。利润最大化,不是费用越少越好,关键是要看它能不能带来超额收入。收入是保证利润的前提,而不是减少支出。

误区二:员工越少、员工工资越少,亏损越少

养猪先养人,这句话不是白说的。在行情低迷的背景下,专业高素质人员才是猪场的生产力。那些未经培训的饲养员,往往会导致猪场管理混乱,浪费严重。所以,别小看了人力成本,有时候,它就是你的“摇钱树”。

误区三:母猪产得越多,亏得越多

这个误区其实挺有意思。母猪场的大部分成本都在母猪身上,一头母猪一年消耗1000公斤饲料,疫苗、保健用药、人工水电维修消毒等费用也不少。但如果一年不生一头小猪,就要亏损6000元。所以,母猪产得越多,落地成本越低,利润就越高。

猪场降本增效,你避开这4个误区了吗

误区四:不以安全为前提养猪

家财万贯,带毛不算。只有健康的猪,才可能有高产出。行情低迷的时候,很多猪场老板为了省钱,减少疫苗,不做生物安全,结果疫病频发,非瘟导致清场。等到行情好的时候,自己猪场没猪了,看着别人赚钱,那可真是尴尬至极。

在疫病频发和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猪场必须从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经营型企业,从追求暴利的机会主义转向追求复利的长期主义。一边要安全,一边要高效,运用R&C低成本策略来应对猪周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降本增效措施 可行性与风险评估
走差异化之路,饲养特色品种 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市场风险
精心配制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科学饲养母猪,提高母猪生产能力 降低母猪分摊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降低疫病风险 提高猪群健康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养猪这行当,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避开误区,才能在猪周期中稳扎稳打,实现降本增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