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或促饲料中玉米使用量上限规范

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或促饲料中玉米使用量上限规范

你知道吗?玉米,这看似平常的谷物,竟然潜藏着让人担忧的问题。最近,有关玉米霉菌毒素污染的新闻不绝于耳,这不免让人开始担心:这会不会让我们在饲料中玉米的使用量上限也跟着规范起来呢?

霉菌毒素,玉米的隐形杀手

我们先来聊聊霉菌毒素。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有毒物质,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这些毒素对动物的健康可不容小觑,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

霉菌毒素类型 主要影响
黄曲霉毒素 肝损伤、致癌
玉米赤霉烯酮 生殖系统紊乱、生长受阻
呕吐毒素 食欲不振、免疫抑制

玉米使用量上限规范,箭在弦上

近期,我国新修订的《饲料卫生标准》已公布,其中对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做了大幅调整。以玉米赤霉烯酮为例,其在仔猪配合饲料中的限量值由0.5 mg/kg降至0.15 mg/kg,而在青年母猪配合饲料中的限量值由0.5 mg/kg降至0.1 mg/kg。这样的调整意味着,我们以后猪场用的商品料霉菌毒素含量将会更低。

然而,这也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样的规范是否会进一步降低饲料中玉米的使用量呢?毕竟,玉米霉菌毒素的污染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不可避免。

饲料企业面临挑战,霉菌毒素检测是关键

对于饲料企业来说,面对霉菌毒素污染,检测是关键。近年来,许多企业开始重视霉菌毒素的检测工作,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薄层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玉米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无疑给饲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规范玉米使用量上限或许只是第一步。未来,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还需共同努力,确保饲料安全,为动物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或促饲料中玉米使用量上限规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