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型猪场栏舍,多周批生产设计
作者:农艺巧匠•更新时间:6天前•阅读6
在非洲猪瘟肆虐的今天,养殖户们都在积极寻求防控之道。而多周批生产设计,无疑成为了提高猪场生产效率和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的一把利器。
多周批生产,改变传统养殖模式
以往,猪场的生产模式往往是一批接一批,母猪断奶后立刻配种,产下的小猪再一一断奶,这样一个循环下来,时间跨度较长。而多周批生产则不同,它将母猪的断奶、配种和分娩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每个操作环节紧凑有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栏舍设计与布局,保障生物安全
在非洲猪瘟防控的大背景下,栏舍的设计与布局显得尤为重要。每栋栏舍都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确保每批猪只从进栏到出栏,都不会与外界的病原体接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感染风险。
案例分析:江苏涟水某猪场
以江苏涟水某猪场为例,该场采用三周批生产设计,12个分场,每个分场800头母猪。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猪场的生产效率,还保障了生物安全,为猪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生产阶段 | 栏舍面积 | 猪只数量 |
---|---|---|
配种妊娠 | 112 | 80 |
产房 | 136 | 68 |
保育 | 1292 | 646 |
育肥 | 3100 | 2893 |
多周批生产管理要点
- 母猪定时输精、同期分娩。
- 每批猪只饲养于同一组。
- 每组都是独立运行。
- 每批仔猪日龄相近。
- 批次之间不混养、不回养。达不到生产指标的猪只直接淘汰。
- 后备猪有计划的补充入群。
- 有高质量的猪精作保障。
- 栏舍数量、质量与人员配套。
影响生产的两大因素
1.母猪生产周期长度:115+5+21-28,介于20周与21周。
2.两个批次之间间隔。常见的为3、4、5周一个批次生产。
多周批生产设计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能够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是现代养殖业的必然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