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批次化生产:猪场管理革新
精准的批次化生产不仅能够提升猪场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促使猪场更加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更是猪场升级转型、增加效益的强力工具。批次化生产是猪场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三周批次生产被众多养猪人所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天我们共同了解下三周批次猪场是如何运行的。
规模化猪场母猪3周批次生产管理技术
猪场母猪3周批次化生产管理是利用同期发情、同步排卵、定期分娩等一系列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分群,调整猪场生产节奏,组织生产的一套生产管理技术体系。窝均断奶仔猪数增加0.55头,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提高1.2头左右,每头母猪年增加效益500元以上,显著增产增效。
批次化生产管理的利与弊
批次化生产管理有利有弊,具体如何选择需要根据猪场的建设布局、人员配置、生产目标以及猪群情况综合考虑。以生物安全为主考虑的话,建议采取3-...
文章主要结合猪场的实践经验
从猪场管理、批次化方案选择及优势,阐述了规模猪场在实施三周批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操作要点,以期为规模猪场...
规模猪场每三周分娩一次
每三周断奶一次,每三周发情配种一次,这就是所谓的三周批次生产。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产房、保育舍能做到单元全进全出,管理...
猪场建立比较完善的批次生产的管理系统
不仅仅是依靠软件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配合整套的管理体系。所谓批次化生产就是...
猪场母猪3周批次化生产管理
是利用同期发情、同步排卵、定期分娩等一系列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分群,调整猪场生产节奏,组织生产的一套生产管理技术体系。窝均断奶仔猪数增加0.55头,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提高1.2头左右,每头母猪年增加效益500元以上,显著增产增效。
批次化生产可以提高猪群健康和生产性能
对提高猪场的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劳动力、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批次化...
批次化生产在PS扩繁猪场应用计算模型
批次化生产一个批次即是一群猪,是指生产母猪,它们在同一天断奶、配种和分娩,出栏出售,改变原有的连续生产方式,将每批次同时断奶、配种和分娩,并且每个操作环节都集中在短时间内....降低成本:可以减少疫苗、用药的成本和其他生产成本下降,提高人员圈舍利用率,最终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猪场三周批次生产模式
目前国内出现猪群易感疾病较多,如PRRS、II型圆环病毒、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等,且基本都是混....此外,三周批次生产模式的实施,还能保证全进全出生产管理体制有效落实,从而充分提高全场生产效率。
三周批次生产的基本定义
规模猪场每三周分娩一次,每三周断奶一次,每三周发情配种一次,这就是所谓的三周批次生产。该模式基于母猪的生物学习性,因为猪只流动可以分成每三周为一批次,母猪的断奶、配种和分娩分别为三周中各其中一周。三周批次生产实施标准的28天哺乳断奶制度。
三周批次生产的工艺
猪群的保健,疫苗注射更利于整齐划一性。2、同一时间的空栏,消毒等可以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减少传染的可能性。3、当每个批次间隔时间一致的情况下,一旦出现疫病,也会有足够的应对时间。
对于猪场批次化要做好哪些关键的控制点呢?
1、母猪的发情和配种 当后备母猪和乏情母猪一旦存在饲养管理及处置不当,就不能在预定期间乏情配种;还有就是发情配种失控,怀孕母猪过多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样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批次化生产目标的实现。一定要提前做好配种目标的生产计划。
批次化生产是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势下猪场生产管理的必然选择
在流程化管理和全进全出生产控制下,空舍彻底洗消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和阻断疫病传播,为我国应对2018年以来的非洲猪瘟疫情,促进生猪复产做出重要贡献,并推动批次生产技术迅速推广应用。
批次化生产工艺有多种
养殖场可结合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其中,三周批次采用28 d哺乳期,哺乳时间较长,有利于断奶仔猪保育,是规模化猪场主流批次生产管理模式之一,然而,目前鲜有公开文献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猪场概况
图1公司为河南省一级种猪场,自2020年开始从事新丹系祖代大白核心育种工作,文中数据为2017年和2018年年度报表数据,期间饲养美系商品猪。
由连续生产转三周批次生产导入方案
基于28 d哺乳期有利于断奶仔猪保育,公司选用三周批批次生产工艺。为成功导入三周批生产,基于栏舍现状和猪群情况,导入批次生产前,将母猪分正常生产状态、非正常生产状态及后备母猪三类猪群,并分别采取如下方案处理三类母猪。
结果
3.1 批次生产概况 三周批次生产工艺母猪哺乳期28 d,断配间隔5 d,如果按批次化生产产房满负荷生产,每批分娩母猪数量为112头,猪场正常分娩率约为83.58%,每批配种母猪134头,批次后备母猪补充22头。
批次化生产提升了人员管理效率
批次化生产转型后,该场人员配备有所减少,其中:场长、配怀舍、保育舍各减少1人,其他猪舍人员数量保持不变,公司月工资支出减少1.67万元。
批次生产提升了母猪繁殖性能
2017年年报表显示,该场全年母猪存栏671头,分娩窝数1 410窝。2018年批次化生产转型后,年报表显示全年母猪存栏706头,分娩窝数1 462窝,母猪年产窝数降低0.03。
批次生产提升了猪场生产成绩
与连续生产相比,批次化生产猪群日龄和健康均一度提升,使免疫、营养更精准高效,该场分娩窝数、出生总仔数、出生活仔数、出生健仔数均大幅增加,使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母猪年出栏肥猪数分别增加2.08、2.05头。
批次生产提升了猪场经济效益
实施批次化生产后,MSY提高2.05头,按当前每头出栏肥猪利润1 000元计算,仅提高MSY一项,为该场增加利润144.73万元。
讨论
批次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猪场生物安全和猪群健康水平。通过同步化繁殖调控,全进全出的批次化生产有效提升母猪繁殖效率和生产效率,使猪场全年处于均衡、有序、满负荷生产状态。
结论
由连续生产转三周批批次化生产,不仅提高了该场生产管理效率与效果,降低了人力成本,使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而且,在非洲猪瘟等疫情风险不断增加的环境下,批次化生产提高了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与能力,避免了重大疫病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