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揭秘:农业养殖新物种诞生记”

一、弱仔对养猪生产的危害

弱仔由于自身体质差,生命力脆弱,增加了管理难度,成活率却降低,造成母猪繁殖资源与饲料资源的浪费。

“揭秘:农业养殖新物种诞生记”

弱仔常成为猪场疫病流行的始动环节。许多疫病,如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非母猪流行,猪流感、地方性肺炎、猪链球菌病、猪呼吸道病综合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地方性流行的初始病例,多出自弱仔,这已为近年疫病流行的众多事实所验证。

二、弱仔形成的原因

2.1 配种妊娠期弱仔形成的原因

药物催情配上种的猪产出弱仔多。药物导致的超数排卵,提高了卵子受精率。母猪的子宫,特别是头胎母猪子宫的容积是相对有限的,当胎儿过多时,部分胎儿的发育受到子宫容积与营养供给的制约,出现过多的弱仔。

妊娠前期投料过多。妊娠前期胚胎发育缓慢。若投料过多,过剩的营养会在乳腺组织中及其周围变成脂肪沉积,使乳腺发育受阻,分娩后少乳,易导致弱仔形成。

“揭秘:农业养殖新物种诞生记”

2.2 分娩哺乳期弱仔形成的原因

滞产造成弱仔增多。破水后半小时未见胎儿娩出,或胎儿娩出间隔超过半小时均称为滞产。滞产常造成胎儿通过硬产道时间过长,形成脐带箝闭或部分箝闭,导致胎儿供血不足,由于脑缺氧出现傻胎,即出生后定向困难,不会寻觅乳头,不会吸吮,如果不能尽快地诱导恢复吸吮行为,极易在初生重合格的仔猪中形成后天性弱仔。

2.3 保育期形成的弱仔

保育期是仔猪开始适应独立自主生活的重要阶段,常常可形成弱仔。

三、仔群体量的界定

新生仔猪中允许10%的弱仔存在,但是这部分弱仔的初生重应在1.0~1.3 kg以下,低于1.0 kg的仔猪当然可以在人工精心照料下成活,但其资源的浪费与带来的疾病风险常常大于它自身存在的价值。新生仔猪中的10%弱仔在哺乳期与保育期会被部分淘汰,在此期间,如果不出现新的弱仔,那么群体中的弱仔不会超过10%。管理较好的猪场弱仔率在5%以下,管理良好的猪场弱仔率在3%以下。

四、弱仔的防治

消除上述各阶段弱仔形成的原因,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弱仔的产生及其对猪群的危害。

先天性的弱仔可补充奶粉,增强生命力。

腹泻引起的弱仔,可试用护仔安恢复受损的肠绒毛。

饲料中要常规添加足量的纳蒙脱素,防止因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引起的隐性弱仔。

治疗无望的弱仔应及早下决心果断淘汰,以免贻害猪群、增加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弱仔是猪场里不可忽视的群体,弱仔不仅仅出现在产房,在哺乳期与保育期均可产生弱仔。弱仔的成因复杂,要减少弱仔,将它们控制在适当的比例,应该从产生弱仔的每一个环节上针对其发生原因做好饲养管理和基础免疫。要特别警惕隐性弱仔,远离隐性弱仔是可以做到的。管理好弱仔群体是养猪生产远离疫病侵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揭秘:农业养殖新物种诞生记”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7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