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保育猪成活率,关键在营养与防疫
作者:花田韵客•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3
一、保育猪饲养管理目标
确保育成率超过97%,9周龄转群平均体重不低于20kg,提高整体均匀度,减少弱残猪发生和比例,严格执行免疫计划,严格控制疫病发生。
二、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1. 保育期仔猪消化系统繁育不完善
消化器官功能不完善,表现为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水平低和肠道微生物菌群未达平衡。
1.1 胃酸分泌不足
胃酸是仔猪防御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屏障。断奶后,由于乳糖来源消失和应激反应,胃酸分泌不足,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1.2 消化酶水平低
断奶后,猪体内的酶活变化较大,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往往会大幅度下降,但胃蛋白酶的活性则往往不受影响,导致营养性腹泻。
1.3 肠道微生物菌群未达平衡
肠道微生物区系在应激条件下,乳酸菌减少,大肠杆菌数量增加,导致腹泻。添加微生态制剂可稳定肠道微生物平衡,增强免疫力。
三、营养与防疫措施
1. 营养管理
饲料粉得细,确保蛋白含量和能量供应充足。筛片建议使用0.8-1.0的,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
2. 防疫措施
严格执行免疫计划,控制疫病发生。关注权威数据,如《中国养猪业》杂志报道,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疫病风险。
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饲料,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五、结论
通过科学饲养管理、营养与防疫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保育猪成活率,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预测,在未来三年内,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保育猪成活率将提升至95%以上。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