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仔猪黄痢高发,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

一、仔猪黄痢的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3日龄的乳仔猪,7日龄以上的乳仔猪发病极少。带菌母猪是本病发生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病菌,传染给母猪的乳头、皮肤及环境。仔猪出生后,吸吮乳头和舐吸母猪皮肤时,或接触传染物时,经消化道进入胃肠内传染发病。新建猪场,从不同场区引进种猪,如患有仔猪黄痢的病史,也会导致本病的扩散。本病的流行无季节性。

仔猪黄痢高发,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

二、仔猪黄痢的临床症状

仔猪出生时尚很健康,有的乳仔猪出生后12小时左右就发生此病;有的在1-3日龄发生此病。最急性型,不显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病仔猪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糊状或黄色水样,并含有凝乳小片。病仔猪肛门松驰、捕捉时会因挣扎或鸣叫而增加腹压,常由肛门排出稀粪,呈水样喷出。病程稍长、很快消瘦、脱水,最后因主衰竭昏迷而亡。但患此病的乳仔猪,无呕吐现象。

三、仔猪黄痢的病理解剖

剖检所见:常见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和败血症的变化。小肠粘膜红肿充血或出血;小肠内充满气体、肠壁变薄、松驰。胃粘膜发红、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重者,心、肝、肾等脏器有出血点,有的还有小的坏死灶。

四、仔猪黄痢的诊断要点

一是流行特点:主要是初生后的乳仔猪,在数小时后至3日龄前发病。每窝仔猪发病率最高可达100%。

二是症状特点:乳仔猪生后数小时突然发病、排出黄色水样稀粪,内含凝乳状小片,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

三是副检特点:病仔猪的小肠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和败血症的病理病变。病变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常见出血性卡他性病变。心、肝、肾等有小的出血点或小的坏死病灶。

五、仔猪黄痢的预防措施

一是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不蓄积污水和粪尿,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母猪临产前,要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垫上干净的垫草。母猪产仔后,把仔猪放在已消毒好的保温箱里或筐里,暂不接触母猪。待把母猪的乳头、乳房、胸腹部皮肤,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干净后,逐个乳头挤掉几滴奶水后,再让仔猪哺乳,这样就切断了传染途径。

仔猪黄痢高发,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

二是要做好对初生仔猪“开奶”前的用药工作。就是在仔猪初生后,未让仔猪吃初乳之前,全窝逐头用抗菌素药口服。以后每天服1次,连服3天。防止病从口入。

三是要做好对母猪的接种免疫工作,提高保护率。我国已制成大肠杆菌K88ac-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和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前两种采用口服免疫,后一种用注射法免疫。均于产前15-30天免疫。母猪免疫后,其血清和初乳中有较高水平的抗大肠杆菌的抗体,能使仔猪获得很高的被动免疫的保护率。

六、仔猪黄痢的治疗办法

一是治疗原则:发现一头乳仔猪患有仔猪黄痢病,就应对全窝乳仔猪进行药物的预防性治疗。否则,发病后再治疗,往往疗效不佳。

仔猪黄痢高发,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

二是治疗方法:

  • 抗菌素和磺胺药物的疗法:首选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庆大霉素每次每千克体重4-11毫克,一日2次,口服;每千克体重4-7毫克,一日1次,肌肉注射;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5-15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0毫克,一日2次,肌肉注射;氯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克,肌肉注射;青霉素8万单位加硫酸链霉素80毫克,一次内服,一天2次;磺胺脒0.5克加甲氧苄氨嘧啶0.1克,研末,每次每千克体重5-10毫克,一日2次;庆增安注射液每次每千克体重0.2毫升,一日2次,口服。

通过上述方法,掌握了仔猪黄痢的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另外,还应提升养猪技术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促进仔猪健康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

预测与验证

预计在未来3年内,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我国仔猪黄痢的发病率将降低80%,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将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有效保护。

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