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公猪不育症:生殖系统疾病

公猪不育症:生殖系统疾病解析与防治

近几年,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农村很多私人开设的本交配种站和一些散户、小型猪场饲养的公猪经常出现无性欲或爬跨不射精等现象,造成配种难、受胎率低,严重的公猪丧失繁殖能力。调查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后,采取防治措施。

公猪不育症:生殖系统疾病

1. 公猪不育的原因

1.1 营养性不育

本交配种站和一些散户、小型猪场饲养的公猪长期营养不良,尤其蛋白质饲料缺乏,氨基酸、维生素与矿物质不足。

1.2 疾病性不育

如感染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体内外寄生虫病、弓形体病、日射病、热射病等都可能造成公猪无性欲或缺乏性欲。此外,睾丸炎、附睾炎、精囊腺炎、包皮炎、肢蹄病、关节炎、肌肉疼痛、背腰结合不育等均可引起交配困难或交配失败。

1.3 精液品质差

精液品质差包括无精、精子密度低、精子活力差或有畸形精子等。除营养因素外,精液品质差大多为热性疾病的后遗症,尤其是猪丹毒、弓形体病等病原体引起的肺炎、日射病、睾丸炎症等皆可导致生精能力下降,精子活力降低。

1.4 机能性不育

主要原因有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或畸形。性行为不当造成的不育,如交配或采精时阴茎受到严重损伤或受惊恐刺激。四肢有疾患,后躯或脊椎关节炎等也会造成不育。

公猪在配种时,性欲不旺盛,阴茎不能勃起,也是公猪不育的一种原因。如过度使用或长期无配种任务,公母混养,缺乏运动,体况过肥、过瘦,年老体衰,体成熟而性未成熟或性成熟而体重未达标,天气过冷、过热等,均可导致不射精或阴茎不能勃起。

2. 防治措施

2.1 营养改善

加强饲料管理,确保蛋白质饲料的供应,补充氨基酸、维生素与矿物质,提高公猪的营养水平。

公猪不育症:生殖系统疾病

2.2 疾病预防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的发生。

2.3 精液品质提升

采取科学的采精方法,提高精液品质,确保精子活力和密度。

2.4 机能性不育治疗

针对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或畸形,可采取手术治疗;针对性行为不当造成的不育,可进行心理疏导和训练。

公猪不育症:生殖系统疾病

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4. 预测与验证

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预计公猪不育症的发生率将显著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将得到提高。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