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环境优化提升养殖生产力
猪舍环境优化对养殖生产力的重要性
集约化养猪场,猪群处在高强度生产状态下,如外界环境状况恶化、应激因素增加、猪群抵抗力下降,则对其生产和健康影响极大。有资料表明,养猪生产力仅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和饲养,20%~30%取决于环境条件,在品种、饲料和饲养一定的情况下,猪群的生存环境对其生产力将起决定作用。
一、气候对猪群生产力的影响
1. 气温
影响采食量: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采食量相对稳定,低温环境下采食量增加,而温度升高则采食量减少。
影响增重:在最适温度可获得最佳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而在最适温度以下,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7.8克,高于最适温度时,下降更多。
影响代谢:改变饲料的消化能值及尿能和微生物发酵产气的损失;同时在低温环境下,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产热增加。
2. 湿度
在适宜气温范围内,湿度对猪生产力影响不大。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对猪的体温调节极为不利,尤应注意猪只散热、通风。
3. 光照
适当的光照强度和时间,可以增强机体的代谢和氧化过程,加速蛋白质和矿物质沉积,促进生长发育,并可提高繁殖力和抗病力。
二、猪舍环境对猪群生产力的影响
1. 有害气体
集约化养猪产生大量氨、硫化氢、CO2和CO等有害气体,不仅直接损害猪群健康,而且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2. 尘埃量
舍内空气中尘埃量多对猪群健康的主要影响是引起肺部炎症,另外,刺激皮肤发痒,引起皮炎、堵塞汗腺和皮脂腺排出管。
3. 空气中微生物
舍内潮湿、黑暗、气流滞缓的情况下,空气中微生物便迅速繁殖、生长和长期存在。空气中尘埃多,则微生物也多。
三、群养环境对猪群生产力的影响
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群生活空间很小,猪只的饮食与排泄、休息与活动、追逐与咬斗等行为的影响往往是整群性的。
四、圈养密度对猪群生产力的影响
猪群大、密度高,猪群间相互影响增加,攻击行为强烈,同时环境恶化,气温高,卫生差,猪群应激强烈。
五、其它环境因素对猪群生产力的影响
1. 畜舍外围结构保温隔热性能
畜舍外围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不好,是造成舍内冬季过冷和夏季过热的主要原因。猪舍应建在地势高、向阳、水源充足、远离生活区和工厂的位置。
2. 猪舍通风
猪舍要合理通风,这不仅有利于夏季防暑,而且可排除舍内水汽及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障舍内干燥和改善空气卫生状况。
3. 集约化养猪生产猪群应激反应
集约化养猪生产猪群应激反应明显,如环境应激、管理中应激。
通过优化猪舍环境,可以有效提高猪群的生产力,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