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肥粮循环,生态养猪场

猪肥粮循环:生态养猪场的成功之路

梁平新拱桥村5组的刘小均,通过生态养猪,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健康的双赢。他的成功,离不开猪肥粮循环的模式,也离不开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坚持。

猪肥粮循环,生态养猪场

生态养猪的起步

高中文化的刘小均,曾在广东等地务工,2003年毅然返乡,开始了自己的养猪事业。他投资兴办了一个400平方米的猪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去年他的年养殖生猪能力肥猪达到了300余头,母猪38头,养猪产值达到78万余元,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沼气化处理:生态养猪的“捷径”

刘小均在县农委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找到了用沼气化处理的“捷径”。他投资4000元,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打造了一个直径4.5米、高2.8米的沼气池。沼气池不仅对猪便等进行了安全无公害的处理,而且沼气灶为自己节约了燃料,每个月少花燃煤费160多元。同时,经过沼气化处理的粪便是作物的好肥料,肥效高,还具有杀虫功效。

猪肥粮循环,生态养猪场

粮食种植:实现“粮食猪”的转化

刘小均依靠处理了猪便,年年种植水稻160亩,同时投入7万余元购回悬耕机、插秧机、小型收割机、抽水机,实行科学种田“一条龙”,全程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每年产水稻7万余公斤,玉米、小麦等3万余公斤,粮食总产值在24余万元,纯收入在8万元左右。

防疫与辛苦:养猪的艰辛之路

刘小均认为,养猪的关键是做好防疫。猪圈的卫生重在消毒,消毒抓好,猪儿的病自然就少了。养猪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辛苦活,管理才能出效益。在母猪生产期间,夫妻俩白天黑夜都要轮流值班,特别是晚上,隔半个多小时又要照看母猪,如果生产了,夫妻俩都会兴奋得不能入睡。遇到几个母猪同时生产时,还得请父母和小孩来帮忙。

粮食转化:提高种植粮食的效益

粮食丰收了,养猪更有看头。刘小均每年都要喂养一些“粮食猪”,除自家吃一条外,其余的“粮食猪”全部转换为现金。在农村,“粮食猪”价格是比较贵的,活重达到每公斤十七、八元。今年,他将追求提高科学化生产水平,实现更高的富裕目标。

预测与验证

在未来,猪肥粮循环的生态养猪模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农民朋友会通过这样的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健康的双赢。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猪肥粮循环,生态养猪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