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规模猪场调控采食,提升母猪营养效率

母猪生产性状

评定母猪生产性能指标有PSY、非生产天数、产活仔数,但其根本是母猪健康。调节母猪采食的关键点在于高效、优质、安全、健康。

规模猪场调控采食,提升母猪营养效率

后备母猪采食调节与生产性能发挥

后备母猪要达到健康的基础、正常的骨骼发育、合理的生长速度以及良好的乳房发育的生长目标,但往往产生的误区是把后备母猪当成肥猪来喂。

后备母猪的主要生长参数有:配种日龄220-270d、初情日龄180-210d、配种时间第2-3情期、背膘P218-20mm、催情补饲为配种前两周、配种体重130-140kg。

研究发现母猪繁殖性能与第一次配种时的体重和背脂厚度相关。后备母猪要使用专门的日粮,贮备Vit和Ash;日粮DE:3000-3250大卡/千克,0.7-0.8%Lys;尽量自由采食,因品种有必要限制采食防止母猪过肥,配种前2周,自由采食。

妊娠母猪采食调控与生产性能发挥

妊娠母猪的生长目标:前期是存活率、中期是胎儿发育母猪体贮、后期是胎儿和乳腺发育。

妊娠期饲喂方案:妊娠早期,7天限饲,每头每天约1.5kg,配种后第7-28天适当限饲,1.8-2.2kg。妊娠中期,每天2.2-2.7kg。根据体况增减饲料。以体况评分3分标准,每增减1分,饲料增减。

妊娠后期每天增加0.5-1.0kg饲料喂量,视母猪体况评分而定。分娩前2d减至2.0-2.5kg。

哺乳母猪采食调控与生产性能发挥

哺乳母猪的两大目标是:足够的采食量与减少失重。哺乳母猪生产目标:降低并影响下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延长断奶后发情间隔;降低排卵率;降低哺乳期的LH分泌。

采食对母猪失重有影响,泌乳母猪失重不能超过10-20kg,如果采食较少,就会动用体脂能量、动用肌肉的蛋白和氨基酸,这样会影响母猪卵泡发育、繁殖障碍。

原料之外的其他措施

1)控制妊娠期母猪采食量。

2)增加哺乳母猪饮水量,饮水量与采食量间存在线性相关。饮水量=4.2+2.52x采食量;母猪饮水量减少的原因:如果让母猪从饮水器中饮水,母猪的饮水量每天只有5.2升;但将水加入到饲槽中每头母猪每天的饮水量增加到27.8升。哺乳母猪饮水量减少造成的后果:采食量减少,引起便秘,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症,哺乳期奶量下降。

3)增加饲喂次数:母猪日喂两次比一次采食量高。如果饲喂次数更多,可能采食量更大;在98年NRC委员会对猪分娩管理的研究中,哺乳阶段日喂三次总采食量108.4kg、而日喂一次总采食量101.6kg;哺乳阶段日喂三次比日喂一次失重更少;夏天可以饲喂5-6次。

4)改变饲料形态:粉料和颗粒料相比,从采食量、泌乳期失重、背膘损失来看,颗粒料效果较好;同样饲料湿喂效果更佳。

5)提高泌乳初期FI。采食调控:有3类信号因子通过中枢神经影响食欲。①采食之前:感觉系统的感知的影响;②是采食之后动物的生理的反应对食欲的影响;③代谢和激素水平对采食的影响。

规模猪场调控采食,提升母猪营养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规模猪场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猪的营养效率,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同时保障环境健康。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规模猪场调控采食,提升母猪营养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59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