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存活率低?检查饲养细节
仔猪存活率低?检查饲养细节
仔猪的成活率除了受气温的影响外,还有诸多因素。养殖户需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呢?
一、减少与病原菌的接触
1. 产仔舍的消毒:夏季的环境易于病原菌的滋生,因此母猪进入产仔舍前,先对产仔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待完全干燥后再使用。
2. 母猪的消毒:进入产仔舍前还要对母猪进行清洗,这样可以消除母猪身上带有的各种病菌和寄生虫,防止这些病菌和寄生虫传播给刚出生的仔猪。
3. 切断其他途径:病原菌进入产仔舍的途径还有:饲养人员进入产仔舍前没有消毒;携带大量病原菌的猫、狗或老鼠进出产仔舍;母猪的粪便没有及时的清除;夏季尤其要注意蚊蝇叮咬传播疾病,对一些易滋生蚊蝇的死角要彻底清理。
二、人工监护母猪生产
人工监护母猪生产是减少夏季初生仔猪死亡的重要手段。母猪在产前1-2天食欲下降,在分娩过程中其活动频繁,致使母猪消耗体力过大,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若母猪分娩前后饮水不足,将会造成母猪极度口渴,情绪急躁不安,会引起食仔。
三、哺乳期管理
1. 出生后相关处理:仔猪在出生后两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对于处于饥饿状态下而且体内营养蓄存有限的仔猪来说,及时哺乳是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死亡的关键。
2. 做好免疫与补铁:仔猪断奶后失去了母乳提供的抗体,而自身的免疫力尚未建全,这时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弱,一旦受到病原菌的侵袭,很容易发病。
3. 哺乳期教槽:所谓教槽是指让仔猪在哺乳期学会采食饲料,教槽在仔猪的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
四、仔猪断奶后管理
1. 温度要求:随着仔猪的生长,四周后断奶,仔猪断奶以后,为了避免对环境和温度的应激反应,不要直接将仔猪放入大环境饲养,要先进入保育室进行保育。
2. 断奶后饲喂:仔猪在3-4周后断奶,断奶时,继续使用原来哺乳期的教槽料,不要马上换料,这样可以减少对断奶仔猪的刺激。
五、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
最后再强调一点,一定要给仔猪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另外试验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之内,仔猪的采食量会随着饮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仔猪的生长速度与饮水量有关,饮水量大的仔猪生长速度要快。
以上,我们介绍了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希望养殖户朋友尽快掌握,对猪的饲养管理能有所帮助!
通过以上措施,预计仔猪的成活率将提高10-15%,同时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