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肉鸡传贫血防控策略探讨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养殖户鲁某,养了7600只罗斯308肉鸡,2012年11月25日,这些鸡开始出现萎靡不振、翅膀溃烂等症状。发病速度惊人,短短时间内,死淘率达到了0.6%。经过一番调查、观察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肉鸡传染性贫血。

肉鸡传贫血防控策略探讨

一、发病情况

鲁某在2012年11月14日引进了这批鸡,前十天一切正常,只有74只鸡死亡,大约占0.097%。到了12日龄,大群开始出现萎靡不振和翅膀溃烂的鸡,当天就有45只鸡死亡。13日龄,这个情况更加严重,出现了25到40只萎靡不振和翅膀溃烂的鸡,死亡56只,但采食量正常。

二、临诊症状

大群的鸡看起来还挺好,采食量也正常,但有个别鸡开始拉稀,死亡率逐渐上升。病鸡精神萎靡,羽毛蓬松,消瘦,发育迟缓,皮肤苍白,翅下出现蓝色病变、出血并溃烂,有的鸡还出现腹泻。14到19日龄是死亡高峰,每天死亡50到60只。20到23日龄,死亡率为0.32%,病弱鸡逐渐减少。到了25日龄,大群的情况开始趋于正常。

三、实验室诊断

血细胞的比容值显著降低、骨髓黄染、淋巴组织萎缩、皮肤和肌肉出血,这是该病最明显的诊断特征。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贫血。

从发病鸡群随机抽取60份血样,采用竞争ELISA方法检测病原抗体。60份血清中,抗体阳性者有56份,阳性率达到93%。

四、分析

对发病鸡场的鸡雏种源进行跟踪,发现当日所进的鸡雏同一批次都有传染性贫血的症状。

购买鸡雏时应到正规种鸡场购买。

要了解种鸡免疫程序,特别是要掌握传染性贫血疫苗接种时间,以便有针对性预防。

肉鸡传贫血防控策略探讨

对发病鸡群做出正确诊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制。

按照免疫程序对肉鸡及时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马立克氏病疫苗,有条件的鸡场要做法氏囊炎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进行免疫。

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仍应以鸡场生物安全为主。发生感染后发现越早,诊断和处置就越及时快速,养殖户的损失就会越小。

肉鸡传贫血防控策略探讨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只有防止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同时增强鸡体抵抗力。

对已经感染鸡群所采取的措施为:淘汰病弱鸡,淘汰的病弱鸡进行深埋和无害化处理。用安灭杀和碘制剂进行交替消毒,每天两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