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毒性肾炎是鸡养殖中常见的疾病
嘿,各位鸡农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那让人头疼的鸡病毒性肾炎。这玩意儿在咱们养殖界可是个常见病,咱们得好好了解一下,才能更好地防治它。
一、流行病学
这鸡病毒性肾炎,主要攻击的是鸡和火鸡,抗体阳性率那叫一个高,10%~100%,产蛋鸡和肉鸡之间也没啥差别。7~56周龄的火鸡,阳性率都能达到74%。这病有个特点,就是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1~14日龄的雏鸡,发病率能达到50%~100%,28~300日龄的鸡,发病率就稳定了。不同品种的鸡,抵抗力也不一样,比如说LS系SPF鸡胚比RIR系鸡胚易感,15I系SPF鸡比PDL-I系易感,而且病变还严重。这病主要通过口腔、皮下、肌肉、脑内和腹腔感染,还有可能通过鼻和结膜囊感染,接触感染也容易发生,甚至还能通过卵传播,主要通过粪便排毒。
感染途径 | 感染部位 | 感染方式 |
---|---|---|
口腔、皮下、肌肉、脑内和腹腔 | 肾脏 | 接触感染 |
鼻和结膜囊 | 肾脏 | 接触感染 |
卵 | 肾脏 | 卵传播 |
粪便 | 肾脏 | 排毒 |
二、临床症状
这禽肾炎病毒虽然致病性不强,但也能让1~2周龄的雏鸡轻度发病,引起间质性肾炎。病鸡主要表现为生长抑制,生命力差。感染后的雏鸡,一般14天内就会死亡,早期死亡的,胚体全身水肿出血,后期死亡的,胚体矮小,发育不良。少数感染胚胎能正常出壳,但大多是弱雏,发育不匀,出壳后2周内死亡的概率很高。
1日龄的雏鸡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有点轻度下痢,死亡率可达20%。感染后7~14天,平均体重会比正常鸡低。
三、剖检变化
病鸡的肾脏会肿大,质地脆,颜色呈苍白色或黄白色。组织病理学上,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组织细胞会发生变性、坏死、脱落,细胞浆中会有大小不等的嗜酸性颗粒;肾脏间质会有淋巴细胞浸润,同时发生中度纤维化。
四、防治措施
目前,这鸡病毒性肾炎还没有特效药,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咱们只能从源头抓起,把好引进种蛋关。从人工感染胚后孵出的雏鸡中,我们已经分离到了病毒。所以,咱们要严格饲养管理,减少人员往来,减少水平传播的机会。感染鸡不一定表现临床症状,但感染后2天就能在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感染后4~5天排出的病毒量最大。
总的来说,防治鸡病毒性肾炎,咱们要讲究科学管理,从源头入手,这样才能让咱们的鸡场远离这个头疼的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