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毒性肾炎需与禽肾型传支等疾病鉴别
哎呀,咱们养殖户们都知道,养鸡可是个精细活儿,一不小心就得病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禽病毒性肾炎,还有那些容易跟它混淆的疾病,比如禽肾型传支,咱们得好好鉴别鉴别。
禽病毒性肾炎,小鸡肾脏的“隐形杀手”
禽病毒性肾炎,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害怕,它是由肾炎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的是小鸡的肾脏。这病在鸡群里可是个隐形杀手,因为一开始可能没什么明显的症状,等到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实验条件下,小鸡感染了病毒,可能只会出现一过性的腹泻,并不是所有的鸡都会拉肚子。等到接种病毒后的7到14天,小鸡的增重就会受阻,4到21天内,鸡子们就开始拉出白色的稀薄粪便了。这病的病死率可高了,受病毒毒力、鸡的品种和品系,还有实验感染条件这些因素影响可大呢。
在野外,肉仔鸡感染了这病毒,有的可能就是亚临床感染,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但雏鸡要是得了,那可就惨了,可能会出现僵鸡综合征。
病理变化,看得见的隐患
这病在实验条件下,小鸡接种病毒后的4到21天,肾脏就会有轻度到严重的变色,可能从苍白到褪色,但不会肿大。肾脏里会有尿酸盐沉积,心脏、腹膜和肝脏表面也会沉积着像粉笔末一样的尿酸盐结晶。
组织学变化就更明显了,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会变性和坏死,还有颗粒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浆里会有大小不等的嗜酸性颗粒。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中度纤维化也是常见的变化。
类症鉴别,别让误诊耽误了治疗
这禽病毒性肾炎啊,有时候会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还有痛风症引起的尿酸盐沉积这些病搞混。咱们得注意鉴别。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这病会有呼吸道症状,气管也会有病变,跟禽病毒性肾炎还是有区别的。
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痛风症引起的尿酸盐沉积,这两个病也会导致肾脏肿大,咱们得仔细观察,别弄错了。
防制措施,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目前对这禽病毒性肾炎还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所以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咱们要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的水平传播,还有经蛋的垂直传播,预防各种病原混合感染,鸡舍消毒一定要做到位。
咱们还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子的抵抗力,比如提供优质的饲料,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减少应激等,这些都有助于预防这禽病毒性肾炎的发生。
咱们养殖户们要细心观察,及时鉴别,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鸡宝宝们,减少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