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近三年肉鸡疾病频发,养殖风险加剧

  各位养殖户们,你们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最近几年让咱们头疼不已的肉鸡疾病问题。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吴延功透露,从2007年6月份到2010年6月份,肉鸡疾病频发,养殖风险加剧。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近三年肉鸡疾病频发,养殖风险加剧

  让我们看看近三年肉鸡疾病的流行情况。据吴研究员的数据显示,2007年6月份至2008年6月份的病例检测情况中,H9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而在2008年至2009年这个阶段,如果将H9与H5加起来,总的感染率达到了惊人的82.21%。也就是说,每只鸡死亡的原因,有82.21%来源于禽流感。而由其他疾病导致的只占17.79%。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数据加起来之后远远超过了100%,这说明鸡群的混合感染非常严重。

  那么,禽流感的流行情况如何呢?据吴研究员分析,禽流感的流行情况比上一年发病率要低得多,新城疫和传支的流行情况基本稳定,H5也比较稳定。从中可以看出,2010年疾病流行比上一年要轻。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禽流感呈现波浪式的流行特点,以H9为主,然后是H5。2009年的6月份至2010年的6月份,禽流感的发病率低,危害也较小。但笔者估计有可能2010年6月份至2011年的6月份疾病流行会较为严重,死淘率较高。

近三年肉鸡疾病频发,养殖风险加剧

  接下来,我们以H9作为重点来分析一下近几年来疾病的流行特点。

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不同,表现形式也不一。寒冷的秋冬季节主要以呼吸道疾病流行为主;炎热的夏季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肠炎和腹泻。

  单独感染H9之后并没有固定的临床表现症状。通过病毒接种实验,我们看不到H9的任何病变和症状。这说明H9并不单独感染,也不致病,只有继发或并发了其他的疾病之后才会表现出一些临床症状。因此,在防控H9型禽流感时应将治疗与它一起作怪的疾病同步进行。

引起气管栓塞

  针对当前有支气管栓塞症状的临床表现,笔者曾对这些栓塞物做过检测,从中检测到了H9与传支病毒两种病毒。这说明形成栓塞的主要原因不只是来自于传支病毒或H9病毒,还来自于其他的细菌感染。在这里建议治疗呼吸道病时最好使用广谱抗生素或革兰氏阳性药物。

引起肾充血

  近年来,很多人向笔者咨询,称鸡出现了肾肿、花斑肾和严重肾出血之后,为什么使用了通肾药物效果不明显?原因就在于,在前些年,只有肾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病、中毒等才会导致个别的鸡出现这种肾。但现在就不同了,在解剖的鸡只当中我们几乎都会看到肾肿、肾充血的病变,实际上这多是由H9病毒引起的。

气囊中出现干酪样物引发气囊炎

  当前,在临床上多见胸、腹腔的气囊中出现干酪样物,这一方面是细菌在作怪,但最主要的还是霉菌毒素在作怪。霉菌毒素在养鸡过程中无处不在,且易与H9混合感染。对于此种原因引起的气囊炎,一般用药物治疗难度很大,须从饲养管理方面入手。

肺脏病变

  引起肺脏大面积坏死可以说是鸡发生流感的一个特征性病变,因此在治疗流感时,还要考虑到如何对肺脏进行修复,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心肺疾病。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禽流感与其他疾病混感之后的防控措施。

禽流感与传支混感的防控

  最近,有几家肉鸡公司向笔者反映鸡发生了支气管炎之后进行解剖,发现有支气管栓塞和肾肿的症状。笔者通过实验室检测,大多检测不到传支病毒,但大多能够检测到H9病毒。因此,判定当前引起这种症状的疾病一定有H9的参与,而且主要是H9病毒携带者。

禽流感与新城疫混感的防控

  新城疫与H9型禽流感混合感染发病率最高,在临床上也是最常见的。突出的表现是新城疫疫苗免疫后的2天~3天就出现呼吸道症状或者新城疫症状。但这并非是单独的新城疫感染,而是H9、新城疫及细菌混合感染的结果。

禽流感与法氏囊病混感的防控

  法氏囊疫苗多在14天进行免疫,但多在疫苗免疫后的第4天发生法氏囊病。这是由于现在采用的疫苗多是中等毒力,法氏囊器官多在免疫4天后开始萎缩,相当于正常法氏囊的3/4,鸡的免疫器官受到了侵害导致发病。

禽流感与霉菌毒素混感的治疗

  这个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较高,除了表现为胸腹腔气囊炎和气囊内出现严重的干酪样物外,还会在肌胃角质膜上发现有大量的溃疡灶。这主要是因霉菌毒素中的呕吐毒素所导致的。

  从上述H9的各种表现来看,要想控制禽病的发生和流行,急需改变当前的养殖模式。今后养鸡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向标准化的鸡舍转变;二是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注:该文章最早发布于:http://www.jbzyw.com/cms/html/3/jibingdongtai/20110120/121066.html

近三年肉鸡疾病频发,养殖风险加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