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鸡病高发
各位养殖朋友们,转眼间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已经悄然而至。这个时期,气温变化无常,鸡儿们可就要小心啦,一不小心就可能生病哦。养鸡场一旦出现疾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咱们要高度重视鸡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养殖的安全性。
今天,养殖宝就来给大家说说冬春交替季节最常见的五大鸡病及其诊断治疗措施,希望能帮到大家。
养殖宝
1、禽流感
禽流感,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病,近几年一直危害着我们的养鸡事业。其实,禽流感一年四季都会出现,但冬春季节的发病率尤其高。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般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能让鸡产生一定的抗体。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会让鸡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蛋鸡产蛋量下降、死亡率升高,这时候鸡的抗体作用不大。
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危害性更大,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鸡群死亡,给养殖带来巨大损失。鸡受到不同程度病毒影响会出现不同症状,但大多数都会出现头、脸水肿,鸡冠发黑,器官和肌肉功能降低,消化道、呼吸道出血。
2、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种常见的鸡病,各个年龄段的鸡群都可能出现。它的传播源头是病鸡,病鸡的排泄物会影响健康鸡。新城疫会危害鸡的消化道和呼吸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机能逐渐下降,直至死亡。这种疾病在冬春季节的发病率较高。
新城疫出现后,会造成大范围的扩散,使得养殖工作难度增加。其中最急性新城疫危害最大,而慢性新城疫危害较小,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以免影响效益。
目前,应对新城疫最好的方法就是对鸡进行免疫接种,提高鸡的免疫能力。相关养殖人员应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疫苗、注射正确的疫苗量,从而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同时也要注重疫苗保存工作,要按照疫苗的保存规定进行,以防不正确的保存方法使疫苗丧失作用,影响免疫效果。
在接种过程中,将疫苗滴入鸡的鼻腔和眼睛中,这是一种效果最好的接种方法,能使疫苗充分吸收。或者将疫苗加入水中,但水中不要添加消毒剂;或者将疫苗加入到喷雾器中,进行喷洒,使喷雾充满整个养鸡场。
在接种的前后,不应当对鸡群进行药物控制,否则免疫效果会降低,同时,要监测免疫的效果,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解决。
3、鸡呼吸道疾病
一般传染病出现时,都会引发呼吸道问题,这可是我们得注意的问题。在冬春季节,气候变化频繁,鸡呼吸道患病概率就会增加。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鸡群出现呼吸道疾病,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消毒:在养殖过程中,应当对养殖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对饮水器、饲槽、工具等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每天1次,连续7天,减少病菌的数量;
保温和通风:一般在冬春季节,养殖人员为了保持养殖场的温度,会不采取通风作业,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正确,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病菌的活性也会增加,对鸡群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做好通风工作,同时要合理控制鸡只的数量,避免密度过大,保障养殖工作安全进行;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及时为鸡只进行免疫注射,提高养殖的安全性,对鸡的排泄物要及时清除,降低其中病菌的传播可能性。
4、鸡大肠杆菌病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也是我们常见的鸡病之一。它出现后会引起鸡的消化道出现问题,鸡的生长效率降低,产蛋量降低,同时还会出现大规模的疾病情况,影响整个养殖场的经济利益。
这种疾病在任何年龄的鸡只中都会出现,因此,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大肠杆菌病可以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发生,为此,要尽量减少外界的刺激,使得大肠杆菌的生存环境受到制约,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同时加强疫苗注射工作,提高养殖的安全性。
5、肉鸡腹水综合征
冬春季节,肉鸡生长速度比较快,如果养殖场的通风工作做不好,或者养殖的密度过大,会使得鸡群出现腹水综合征问题,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应当做好通风工作,减少病菌数量,同时要做好保温工作,避免鸡群出现风寒问题;
要对鸡只的生长速度进行控制,避免其过快生长,要减少精饲料的数量,适当增加粗饲料,从而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出现概率。
在冬春季节养鸡工作中,出现疾病的概率较高,养殖工作人员应加强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做到科学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温工作,温度不能过低,同时还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适当提高鸡群的免疫能力。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清洁,加强营养供应,防止疾病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