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禽饮水消毒五大误区!科学养殖
作者:种植妙手•更新时间:13小时前•阅读0
一、饮水消毒在养殖业中的重要性
家禽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饮水,然而,你知道吗?这看似清澈的饮用水中,其实隐藏着许多看不见的威胁。病原微生物就是其中的一大隐患,它们在饮水中繁衍生息,成为家禽传染病的“帮凶”。近年来,养殖业受到的传染病威胁日益严重,这与饮水中病原微生物超标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来看看家禽饮水中的微生物等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家禽饮水的微生物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其中,“优”为纯水,细菌总数0-100/升,大肠杆菌数0/升;“良”为可饮用水,细菌总数10-100/升,大肠杆菌0/升;“中”为尚可饮用水,细菌总数100-1000/升,大肠杆菌数10-50/升;“差”为污水,细菌总数1000以上,大肠杆菌数100以上。 然而,目前多数养禽场的饮水中微生物超标现象严重。根据对部分地区的养殖场饮水中微生物的测定,发现多数场细菌总数超标1万-186万倍,致病性大肠杆菌总数超标1000-15万倍。这样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更严重的是,饮用水被大肠杆菌污染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大肠杆菌是环境性疾病,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发病率。在我们做好饲养管理、器具与带鸡消毒时,往往会忽略饮用水这一主要的大肠杆菌传播途径。大肠杆菌可以引发以下病理变化: 1. 急性败血症:引起家禽急速死亡,可达到20%-50%。 2. 肠炎:引起下痢、死亡。 3. 气囊炎:引起呼吸道症状。 4. 卵巢炎、输卵管炎:导致产蛋率下降、引起种蛋垂直感染。 5. 并发感染:与支原体、新城疫病毒、传支等混合感染,加重病情,如常见慢性呼吸道与大肠杆菌的并发感染对养殖业造成巨大危害。 此外,饮用水还能传播以下疾病: 1. 病毒性疾病: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传支、传喉、马立克、病毒性肾炎等。 2. 细菌性疾病:禽霍乱、伤寒、副伤寒、白痢、肠炎等。 还有,饮用水被污染的水还会引发亚临床疾病。如家禽经常出现原因不很清楚的腹泻、产蛋下降等现象,就可能是亚临床的一些表现。 更糟糕的是,饮用水被污染的水会影响抗菌药和疫苗的效果。如果在用药物来杀灭细菌或用疫苗来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同时,又饮入大量的病原菌,结果为病原菌提供了产生抗药生的有利条件,从而失去或减少药物、疫苗的应用效果。二、纠正的几个错误观念
在养殖业中,关于饮水消毒存在一些错误观念,以下是其中几个: 1. 认为自来水或深井水不用消毒,忽视饮水系统中受到的致病微生物污染。 2. 消毒剂会产生抗药性,一种消毒药不能长期使用,需要交替用药来避免抗药性。 3. 认为消毒液配制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其实,消毒液浓度提高一倍,不见得效力也能提高一倍。 4. 重视环境消毒,忽视饮水消毒。 5. 只注重夏季消毒,不注重长期性消毒。 以上就是关于饮水消毒在养殖业中的重要性和几个错误观念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科学养殖,为家禽提供健康的饮水环境。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