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四大肠道疾病: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
肉鸡肠道病那些事儿,你了解多少?
家人们,咱们说说肉鸡养殖那些事儿。养鸡可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关于鸡的肠道问题,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肉鸡的肠道四大疾病: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听好了,这可是关系到肉鸡养殖成败的大事儿哦!
咱们得搞清楚,笼养肉鸡肠道病病因有哪些?我来给你一一列举。
1、肠道菌群失调
这玩意儿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鸡肠道里的微生物不平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粪便异常,比如泡沫盲肠粪便、橙色粪便和大滩盲肠粪便;饮水量增加。有时候,鸡群生产性能会受到影响,采食量减少,进而影响生长;脚病也比较常见。使用抗生素药物后,有时候稀便可恢复正常,但以后的整个生长期内仍然易感,不能形成永久免疫力,病因不除,仍会复发。
2、球虫
笼养肉鸡虽然接触粪便的机会较少,得球虫病的机会也较地养与网养较低。但是,对于连续多年笼养的肉鸡场来说,由于笼具、笼架、刮粪板上鸡粪的清洗、消毒不彻底,对球虫的防治还是要高度重视。
3、坏死性肠炎
引起坏死性肠炎的因素很多,但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导致坏死性肠炎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厌氧性微生物。当肉鸡感染亚临床型球虫病,饲料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过高,使用部分小麦、大麦和燕麦等代替玉米作为能量饲料等情况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能在肠道中繁殖,产生毒性较强、肉鸡敏感的α毒素而致病。
4、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
饲料污染最常见的是玉米的污染,然后是豆粕、杂粕的污染,然后是食槽内的污染和成品料的污染。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对鸡的各个系统各个组织都能造成损害,尤其是消化系统。如肌胃溃烂、腺胃肿大、肠粘膜脱落、肠道菌群失调等;临床表现就是拉稀、拉不消化饲料粪便。流行的腺胃炎、肌胃腺胃炎,基本上都是由目前霉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但是,由于饲料霉变因素无法彻底排除,因而商品肉鸡要经常面临肠道不健康,消化系统功能不全的现状。
那么,造成肉鸡肠道疾病的病因有哪些呢?
1、水线管理不到位
水线清理不彻底,尤其是在夏季,温度较高,在鸡群饲养过程中,给鸡群添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导致水线内细菌的大量滋生。由于水线内存在大量细菌滋生,在用药时很容易出现投完一次药没几天,鸡群又会出现大肠杆菌导致的包心包肝、腺胃炎等症状反反复复的出现。
2、鸡舍内设施、设备冲刷消毒不到位
笼养肉鸡为了提高上鸡批次间的密度,节约上鸡时间,都请专门的冲刷队来冲刷鸡舍,由于冲刷的不仔细,导致网架内时不时的还残留着鸡粪,羽毛等,冲刷鸡舍时的污水也有残留在刮粪板子上挂不掉的,这些因素都导致球虫在鸡舍内的不断存留,导致鸡群感染球虫发病。
3、霉菌毒素对肉鸡的影响有哪些?
目前,对鸡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赭曲霉毒素。饲料中各种霉菌毒素之间有协同作用,几种霉菌毒素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副作用比任何一种霉菌毒素单独的副作用都要大,而饲料原料和全价料中经常同时存在几种霉菌毒素,使鸡群中毒时临床症状更为复杂,导致鸡只的肝脏受损,采食量下降、料肉比升高等。
了解了病因,咱们再来聊聊防治措施。
1、加强对鸡舍的冲刷、消毒管理
强化对冲刷队的管理,冲刷完一栋鸡舍后,管理人员要对鸡舍内的边边角角、设备、笼具、网架与刮粪带之间的狭小范围内进行检查,冲刷不干净的 进行冲刷,坚决杜绝鸡粪、羽毛的残留等。
2、彻底的浸泡消毒处理
上鸡前对水线做彻底的浸泡消毒、冲刷尤其重要,浸泡消毒不彻底会导致鸡群易感染肌胃腺胃炎、反反复复用药,效果也不好,增加用药成本,影响鸡群的料肉比。会导致鸡群易的肠道疾病,肠炎拉稀,影响鸡群增重、影响出栏成绩。
3、投喂球虫药与广谱抗生素
新建的笼养肉鸡场,在13~14天时投喂一次球虫药,预防球虫病。多年的笼养鸡场需要投喂2次球虫药来预防球虫。也可以根据鸡群的粪便情况、由兽医老师确定是否用广谱抗生素来针对肠炎拉稀的治疗。
4、饲料防霉
要严把原料采购关,杜绝霉变原料入库,控制饲料加工、配制、运输等环节,控制饲料的储存环境,尽量缩短储存时间,防止饲料在禽舍中发霉变质。
夏季与秋季在饲料中添加霉菌吸附剂。
上鸡之后,通过日常的鸡舍巡查,弱残鸡剖检等,有疑似霉菌感染的情况下,给鸡群投喂霉菌抑制剂等。
以上就是关于肉鸡肠道疾病的病因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记住,养鸡不易,且养且珍惜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