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防控】揭秘肉鸡气囊炎成因与防控策略
作者:花田雅士•更新时间:7小时前•阅读0
咱们养殖户都知道,肉鸡气囊炎这病,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到秋末、冬初和春天,这气温忽高忽低,肉鸡就容易得这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也高,给咱们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气囊炎的“真面目”
说起来,气囊炎其实不是单独的病,它只是某些原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的一个症状。临床上引起肉鸡气囊炎的病因有很多,比如流感病毒、大肠杆菌、支原体、霉菌毒素等,它们通常是以随机并发、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在规模化养殖场,通风不良、负压过大等环境刺激因素会加剧气囊炎的发生。气囊炎的“秘密武器”
肉鸡之所以容易得气囊炎,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组织结构——气囊。气囊是由支气管的分支出肺后形成的,大部分与骨骼的内腔相通,它是一层薄薄的组织膜结构,气囊内没有血管。实际上,气囊是肺脏的延伸部分,所以临床上引起肺脏炎症的疾病,都会伴有气囊炎。 肉鸡有9个气囊,分别是一对颈气囊、一个锁骨间气囊、一对胸前气囊、一对胸后气囊和一对腹气囊。气囊通过肺与外界相通,是一个半开放的系统,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肺脏、进入气囊,引起气囊炎。气囊炎的“罪魁祸首”
1、环境因素 气囊炎的发病主要集中于每年的10月份至来年的4月份,这个时间段都是气候温差变化较大,中午温度高,早晚温度低,管理容易出问题。温差变化大极容易因为管理不当而造成冷应激,这也是造成呼吸道病引发气囊炎的主要诱因之一。 这个阶段,除了温度外,还有一个通风、密度和湿度的问题。在冬春季节,大多养殖户都会增加养殖的密度,舍外温度低,通风量减少,使单位面积鸡利用新鲜空气的效率下降,再加上鸡舍干燥、粉尘过多、室内空气质量下降,CO2、NH3、H2S等增多,肉鸡通过呼吸将外界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吸入体内,这样就引起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而使呼吸道病的发生几率增大,同时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侵入气囊而引起气囊炎。 2、病原感染 支原体:支原体是导致气囊炎的最常见病原,支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很容易引起气囊炎。一般来说,支原体引起的气囊炎症状都比较轻微,但是,支原体能够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很容易继发其他疾病,造成严重的气囊炎或伤亡。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会引起组织损伤,导致炎性渗出,导致气囊炎。秋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肉鸡发生流感后,造成机体免疫抑制,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支原体等就会趁虚而入,它是引起气囊炎的最主要的原因。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也是导致气囊炎发病的常见病原。大肠杆菌是健康家禽肠道中的常在菌,所以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在卫生条件好的禽场,本病造成的损失很小,但在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通风不良、湿度过低或过高、过冷、过热或温差大等都能促进本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心包炎、气囊炎、腹膜炎。 霉菌:霉菌及它们所产生的孢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禽类常通过接触发霉的饲料、垫料、用具而感染发病,造成气囊混浊、有黄白色渗出以及肺、气囊和胸腔浆膜上有针头大至米粒或绿豆粒大小的结节。气囊炎的预防和治疗
1、加强饲养管理,注重消毒工作 发生气囊炎后, 要分析发病原因,消除发病因素;然后要注意加强通风管理。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前提下,养殖肉鸡要充分重视通风管理,以及时排出粉尘、有害气体及空气中的微生物,同时搞好鸡舍消毒,以便彻底清除鸡场内的病原微生物,降低发生疫病的几率。 2、提前做好药物的预防工作 由于临床上气囊炎一般发生在15日龄以后,所以我们可以在17-19天用一遍欧贝芬®来预防气囊炎的发生。欧贝芬®根据家禽气囊的特点,针对性添加了靶向剂和气囊穿透剂,能够全面的治疗和预防气囊炎和支原体,解决了家禽的适口性问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强,吸收后血药浓度高,能够迅速的到达靶向部位,对大肠杆菌、支原体等混合感染引起的气囊炎、腹膜炎、心包炎以及流感继发感染引起的气囊炎、腹膜炎、心包炎效果显著。 3、治疗措施 临床上由流感病毒和通风过小、负压过大、闷棚引起的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气囊有干酪样渗出物、粪便干燥等症状,我们可以使用甘舒乐+欧贝芬®,全天量集中饮水8小时,连用4天这个方案来进行治疗。 气囊炎的出现,是集不同的病原因素和管理不当引起的环境因素而引起的一种病症,在治疗气囊炎得时候,一定要找出发病原因,选择敏感、高效的欧贝芬®、乎必志®等抗生素,并做好养殖管理工作,共同达到治疗的目的。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