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遭遇黑肺病危机,掌握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养鸡界的朋友们,咱们这个行当,走过四季,看过鸡群的喜怒哀乐。说起黑肺病,可能听过的人不少,但真正见过的,可能就不多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养鸡人头疼的“黑肺病”,掌握相关知识,对我们的养殖事业至关重要。
鸡黑肺病概况
黑肺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不舒服,它主要“青睐”蛋鸡,流行季节一般集中在秋冬季。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个病的典型症状是“肺发黑”。但是,在专业的禽病研究和教材里,并没有提到这个病,也没有这种说法。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禽病研究和教学,有时候真的落后于生产实际。
鸡的肺,是它们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和哺乳动物不同,鸡的支气管进入肺后,不会形成支气管树,而是形成互相连通的管道——细支气管。最后,从细支气管的管壁上,分出无数微小的肺毛细管,这就是鸡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鸡肺的呼吸总面积,如果以每克体重计算,要比哺乳动物的大数10倍。鸡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所以它们的肺需要承担巨大的工作。此外,鸡的肺还能进行双重呼吸,即在吸气和呼气的同时,可以同步进行气体交换,大大增加了肺的通气量,提高了气体的交换效率。
鸡的气囊是它们特有的器官,是支气管分支出肺后形成的膜性囊,大部分与许多骨的内腔相通。肺脏对鸡的生理活动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侵袭的器官。当多病原叠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鸡肺时,就会造成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进而造成慢性肺出血、水肿,时间长了就会在肺部形成陈旧性病灶,这就是临床剖检常见的黑色肺。
发病后的治疗
基层所说的鸡黑肺病,实际上是鸡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综合征。单纯一两个病原或者仅凭借环境因素,都不足以引发本病的发生和严重性。
只是现在很多西药抗病毒成分被禁用以后,像温和性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很多病毒病,没有了特效治疗药物,而临床常用的中药、生化和微生态类的所谓抗病毒药,充其量也只是辅助和间接作用。原来西药上去就能按住的,如今这些“对病毒有间接作用”的,上去是“围点打援”式的先虚张声势,在依靠机体自身恢复特异性免疫力“自身抗病毒”。
这样一来,这种与病毒的作战效率就比较低了,主要发挥或依靠机体自身与病毒打持久战,费时就比较长和机体的损失就比较大,在肺部这个战场厮杀久了就难免留下战场的影子“黑肺”。发生黑肺病的鸡群,临床巡查鸡呼噜、咳嗽等呼吸异常此起彼伏,蛋鸡产蛋率下降,产沙壳蛋等鸡蛋质量变差,每天发现0.5%鸡只死亡率。
剖检病鸡,其肺脏出血性坏死,肺病变陈旧后致肺呈黑色或黑红色。若是正在产蛋的鸡,则部分有卵黄性腹膜炎、心肌上出血点、卵泡有出血等症状;死亡的鸡,普遍有“黑肺”这种比较典型的特征病变。
这种病主要是因为鸡群受温差应激,偶感冷风应激以及外源性传支、流感等野毒感染才引起的。兽医临床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多是采用清瘟败毒散拌料或用清瘟解毒口服液饮水,再同时按照最佳协同抗菌比例、给予足够剂量的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外加少量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或适量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同期加强饲养管理这种综合治疗的效果才可以。
所以,亲爱的养殖户朋友们,面对黑肺病,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它的病因、症状、治疗手段,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只有这样,我们的养殖事业才能更加稳健地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