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策略研究,保障畜牧养殖健康

一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策略研究,保障畜牧养殖健康

咱们都知道,这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啊,最怕的就是那些3~8周的雏鸡,成鸡和2周以下的雏鸡感染的概率就小多了。而且啊,这病啊,它可不分季节,一到4~7月份,流行得特别厉害。

这病啊,传播得快得很,接触一下就能传,病鸡的粪便里含着病毒,一不留神,就能让其他鸡给感染了。咱们得小心,别让鸡跟病鸡接触,也别让鸡吃到了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水啊、垫料啊、尘埃啊、用具啊、人员啊啥的。

这病潜伏期短,就5天,感染了2~3天就开始出现症状了。病程一般就是一阵子,发病后的3~4天,死亡率最高,后来慢慢就少了,8~9天就能停息了,死亡率在5%~30%,要是继发感染或并发感染,死亡率更高。

二 症状和病变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策略研究,保障畜牧养殖健康

病鸡一开始,看起来没精神,吃食也少了,翅膀垂下来,羽毛乱糟糟的,还怕冷,喜欢挤在热源旁边,或者呆在墙角。有的病鸡还会啄自己的泄殖腔。

病初,病鸡会拉黄色的稀粪,后来就出现白色水样粪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急性病鸡,症状出现后的1~2天内就死亡了。病鸡脱水严重,脚趾干瘪,眼窝凹陷,拒食,眼睛畏光,颤抖,最后衰竭死亡。发病一周后,病死鸡的数量明显减少,鸡群也就很快康复了。

病死鸡脱水,胸肌和腿肌有条状或斑状出血。胃壁尤其是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溃疡和出血点或出血斑。盲肠淋巴结肿大,并有出血点。肾脏肿大,苍白。输尿管扩张,常见尿酸盐沉积。

法氏囊肿大到正常的2倍或以上,水肿。严重者出血如紫葡萄状,内褶肿胀、出血,里面有大量果酱样粘液或黄色干酪样物。一般感染初期法氏囊肿大,后期则开始萎缩,10天以后只有正常体积的1/5~1/3。

三 鉴别诊断

我觉得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跟硒和VE缺乏症有点像,都有肌肉出血,但缺硒和缺VE的时候,法氏囊就不会有病变。咱们可以在饲料里补充硒和VE,病症就会慢慢减轻或消失。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新城疫也有点像,都会出现腺胃乳头及其他器官出血,但鸡新城疫病程长,有呼吸道和神经症状,法氏囊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不明显。鸡传染性贫血多发生于1~3周龄的雏鸡,病鸡骨髓黄染,翅膀或愎部皮下出血,胸腺、法氏囊萎缩。发生住白细胞原虫病的鸡表现鸡冠苍白、精神沉郁、内脏器官和肾脏出血以及胸肌、心肌等部位有小白色结节或血肿,结肠上有小的囊肿。

四 防治措施

  1 治疗措施

为了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我觉得啊,在发病早期,可以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注射量为1~2ML/只,同时饮水中投抗生素和黄芪多糖,隔5~7天后再用倍量的中等毒力苗进行主动免疫。用被动免疫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尤其是在发病初期,对发病鸡群逐只注射,效果更佳,但卵黄抗体的质量必须过关。发病后期,不宜注射卵黄抗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策略研究,保障畜牧养殖健康

2 预防措施

鸡群一旦发生法氏囊病,就会因抵抗力下降而成为低产鸡群,因此,重要的工作还是在防止感染上做文章。采取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减少或避免应激反应。由于该病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一旦环境被污染,病毒将长期存在。因此,要对环境、鸡笼、用具、地面彻底消毒,尤其是用被法氏囊病毒污染过的场所重复育雏时,进雏鸡之前要消毒。

加强种鸡群的免疫,以提高母源抗体水平,防止雏鸡早期感染。免疫程序的制定应根据当地该病的流行特点、饲养条件、鸡群状况和鸡只母源抗体水平进行考虑,尤其是确定首免日龄。通过琼脂双向扩散试验,以O.5%的比例采样,收集血清,用标准法氏囊病毒抗原测母源抗体来确定首免日龄。1日龄抗体阳性率如低于80%,可在10~15日龄首免;抗体阳性率如高于80%,在7~10日龄再采血测1次,此时阳性率如低于50%,可于15~21日龄首免,若抗体阳性率高于50%,可于20~24日龄首免。实践中,有的鸡首免后2~5天,尚未进行二免就感染发病,也有的在二免后2~5天感染发病,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发病的原因。如果雏鸡来源复杂或对种鸡免疫情况不了解,这些雏鸡母源抗体一般偏低或不整齐,加上雏鸡免疫采用饮水方法,很易造成雏鸡群内抗体水平不一,抗感染能力不强,此时可适当提前免疫,最好配用灭活疫苗。可在1日龄时肌肉注射灭活苗O.1mL/只,注射过程中可选用弱毒苗或中等毒力苗,一般情况下,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可用中等毒力苗,对没有母源抗体的或母源抗体水平偏低的鸡群可使用弱毒苗,二免时用中等毒力苗。在严重污染区、该病多发区的雏鸡可直接使用中等毒力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