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养殖领域,鸡肌胃腺胃炎防控形势严峻
鸡肌胃腺胃炎,这个听起来有点绕口的病症,在我国已经流行了5年之久,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少养殖户对此病的认识模糊,甚至被市场上的各种说法误导,导致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料肉比超高、出栏期延长、生产效益降低等问题。更糟糕的是,家禽一旦患病,病难控,免疫抑制现象普遍存在。虽然每年都有引导性分析,但市场认识和应对策略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个病的本质,如何让养殖家禽的料肉比降低,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呢?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详细解析一下。
一、病因确定
病因认识现状
在病原病因的确定上,部分行业单位和人士仍然认为这是由REV和其它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腺胃炎”。也有很多一线技术人员、经销商停留在流感病毒、传支病毒、体温升高、药物中毒、胃酸过多、维生素缺乏等说法上。但这些说法真的准确吗?
真正病因
1、霉菌毒素中毒
⑴玉米、豆粕等霉变广泛: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提供的信息,世界玉米紧缺,用途广泛,导致从收获到运输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霉变。我们通过大量试验发现,肌胃溃烂的鸡,其肌胃组织、腺胃组织、腺胃分泌液中可以提取3-4株不同类型的霉菌。这些霉菌对食物进行污染后,喂给健康雏鸡,结果在两周后剖检,可以看到大量的鸡都出现了肌胃角质层溃烂、腺胃肿大等现象,鸡严重消瘦。
2、成品饲料霉变
成品饲料存放粗放,养户保存放霉变意识不足。调查显示,我国饲料保存时间一般定在3个月左右,但实际上由于保存环境的恶劣,饲料霉变变质严重,导致实际保存时间不能达到3个月。最常见在20天左右就发现大量饲料霉变现象。
3、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霉菌毒素引起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普遍,其中,多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缺乏会直接增加肌胃溃烂的机会。
——赵继勋提供
二、流行现状
1、四季发病
从2009年开始,肌胃腺胃炎在我国大面积流行,气温较低的冬季照样发病。这个病已经成为我们家禽饲养中的一个常在病,流行极为广泛。
2、每年6-9月是大流行期
近4年,几乎每到6-9月份,霉菌性肌胃腺胃炎病都出现大的流行,发病形式多是肌胃腺胃炎,发病率或隐性发病率机会是90%。
3、发病日龄广泛
一般多见4-50日龄;一日龄发病现象也极为普遍。50-90日龄发病严重程度次于50日龄前。
4、种鸡垂直传播确定
由于霉菌毒素的不易分解性,它在动物机体中可以长期长时间储存,在对动物或家禽没有出现严重致病性时候,毒素可以通过动物体的代谢,将毒素最终储存在动物或家禽的最终生产产物中。
5、各种家禽均可以发病
从多年来的发病规律和现状看,各种家禽都可以明显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出现肌胃炎、肌胃腺胃炎病。
6、无继发感染病例死亡率低
根据调查发现,除黄曲霉毒素外,其它毒素对鸡群的致死率相对较低。
三、控制现状
1、重视度不足
关于鸡肌胃炎、肌胃腺胃炎的控制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家禽养殖者面临的一个宏观、严峻的问题。目前,已经有50%兽药企业重视此病,有70%养殖集团、40%养户重视这个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