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是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疾病
球虫,这小东西,让养殖户头疼不已
在咱们的畜牧养殖圈里,有一种疾病可是让不少养殖户头疼得要命,那就是鸡球虫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可是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疾病,给养殖户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病原:球虫,一种让人头疼的寄生虫
球虫病是由一种叫原生动物的小东西引起的,它可不得了,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肠炎。目前公认的鸡球虫有7种,其中对养禽业危害最大的4种分别是柔嫩、堆型、巨型和毒害。
易感动物:小鸡们最容易中招
各品种的鸡都有可能感染球虫,但15~30日龄的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最高。球虫的生活史不同,柔嫩球虫7天,堆型球虫5天,巨型球虫7天,布氏球虫6天,毒害球虫7天。球虫病多发于幼雏和中雏阶段,严重影响鸡的饲料转化,导致体重增加缓慢。
传播途径:鸡舍是球虫卵囊孢子化的最佳场所
球虫主要通过感染鸡的粪便排出无感染能力的未孢子化卵囊,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孢子生殖,1~2天后发育成为具有感染能力的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被健康鸡吞噬后在肌胃的研磨下释放出孢子囊,进入小肠。在小肠的蛋白酶和胆汁的作用下,孢子囊释放出子孢子。子孢子侵入肠上皮细胞,进行裂殖生殖,产生大量的裂殖子。裂殖子破坏肠上皮细胞后侵入其他的肠上皮细胞。经过数代裂殖繁殖后进入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合子,生成卵囊。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成熟后又感染其他鸡。
鸡舍是球虫卵囊孢子化的最佳场所,一个柔嫩球虫卵囊理论上可以产生影响1260000个子代卵囊。球虫卵囊对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如5%福尔马林、5%硫酸铜、5%氢氧化钠、5%碘化钾都不能有效杀死球虫卵囊。因此一旦鸡舍内有球虫传入,就不可能清除。球虫可以通过鸡粪、鸡毛、人体、器械、昆虫、动物等携带传播。
各虫种的流行情况可能与耐药性有关。如堆型球虫的耐药性出现率最高,然后是柔嫩、巨型和毒害。
临床症状:小鸡们的不适表现
球虫病主要有盲肠球虫病、直肠球虫病、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等。症状包括腹泻严重、血便、稀软的粪便上有血条纹、严重时小肠出血、粪便不是水样而是半固体等。
剖检病变:球虫对鸡只的伤害
球虫对鸡只的伤害主要体现在剖检病变上。以柔嫩、毒害、巨型和堆型为例,它们对经济效益影响最大。例如,柔嫩艾美耳球虫会导致盲肠壁上有少量散在淤血点,盲肠壁不增厚,有正常的盲肠内容物;毒害艾美耳球虫会导致浆膜面容易见到小的散在淤血点和白斑,粘膜面很少或无明显损伤;堆型艾美耳球虫会导致病变局限在十二指肠,呈散在白斑,白斑呈横向排列,呈梯型外观;巨型艾美耳球虫会导致小肠中段浆膜面可见有小的红色淤血点,没有胀气,肠壁也不增厚,可能含有少量的桔黄色粘液。
诊断:如何判断鸡只是否感染球虫
诊断球虫病主要从粪便、临床症状和剖检三个方面进行。采集鸡舍四个角落和中央的粪便或垫料,测定粪便中卵囊的数量。观察鸡群有无精神差、皮肤色素沉着不良、脱水、贫血、增重不整齐、腹泻、血便、粘液便等症状。剖检观察十二指肠、小肠,在浆膜面和粘膜面观察有无肠壁增厚、淤血点和白斑、出血斑、肠内容物有无异常。
防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防治球虫病,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和采用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治球虫最常用方法。由于抗药性的产生,球虫药的应用常采用穿梭程序和轮换程序。由于抗球虫药的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在发达国家,采用免疫接种的方法预防球虫的感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