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蛋鸡注射油苗,需谨记十三关键点
作者:花艺墨客•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0
近年来,咱们农村养殖户的日子过得可是越来越红火,尤其是那些养鸡的,更是赚得盆满钵满。不过,随着鸡场规模的扩大,鸡群的健康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产蛋期,注射疫苗成为了预防疾病、提高产蛋率的关键措施。但是,你知道吗?注射疫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可能让鸡群出现应激反应,产蛋率下降。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在产蛋期注射油苗的十三大关键点,让你轻松应对,让鸡儿们多下蛋!
一、注射部位要选对
注射疫苗的部位至关重要,要选择在颈部皮下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千万不能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有些养殖户直接握住鸡头,注射器与颈部呈90度角进行注射,结果疫苗就打到了颈部肌肉里。颈部肌肉较少,血管、神经丰富,注射后容易引起鸡颈部肿胀,采食下降,消瘦、排黄绿色稀粪等症状。正确的注射方法是一个人保定鸡只,另一个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注射器针头以小于30度角,注射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皮下。注射后的油苗应分布在颈部肌肉和皮肤之间。
二、疫苗免疫前要摇匀,注意预温
在寒冷季节注射疫苗前,一定要预温,注射过程中保持匀质,严禁太阳光下暴晒。疫苗开封后应于24小时内用完。有些养殖户注射疫苗前不进行预温,直接从冰箱中取出疫苗后就进行注射。结果导致注射的疫苗吸收不良,在注射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疙瘩,影响了疫苗的免疫效果。预温方法:注射疫苗前4~5小时,把疫苗取出后放到温水中,使疫苗的温度尽量接近鸡的体温时再进行注射。
三、注射疫苗时对鸡只应轻抓轻放
注射疫苗后出现的产蛋率下降与抓鸡动作过于粗暴有关。而蛋种鸡由于经常抓鸡进行人工授精,其注射疫苗后对产蛋率的影响较小。
四、注射疫苗期间可添加药物缓解应激反应
注射疫苗前后2~3天可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以缓解应激。注射疫苗当天在饮水中添加转移因子,以充分发挥疫苗保护效果,并且缓解应激。
五、注射疫苗的时间要合理
由于正常高产鸡群的产蛋集中在上午进行,在上午所产鸡蛋数占全天所产鸡蛋的80%以上。如果在上午注射疫苗,就会打乱鸡群正常的产蛋规律,很容易造成腹中碎蛋、蛋黄性腹膜炎等症状。而下午鸡舍光线较暗,不易造成鸡群炸群。因此,疫苗选择在下午4点以后注射是非常必要的。
六、注射疫苗时应选择鸡群健康时进行
鸡群注射疫苗后应激反应的大小与鸡群的体重有很大关系。鸡群体重大、体质好,注射疫苗后的应激反应小,产蛋率下降的幅度就小,产蛋恢复就快;反之,鸡群体重不达标,甚至偏瘦,体质就差,注射疫苗后的应激反应就大,产蛋下降的幅度就大,恢复就越慢。
七、当邻近鸡群出现传染病时,应对鸡群进行紧急接种
按照“健康鸡群—假定健康鸡群—病鸡群”的顺序进行,当鸡群存在疾病时,应避免接种疫苗,如必需接种则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八、疫苗应保存在冷藏冰箱
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疫苗的保质期、瓶盖有无松动、是否破乳;若发现疫苗过期、包装破损、瓶口松动、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则不得使用。
九、注射器和针头要严格消毒
注射器和针头要煮沸至少3分钟以上进行消毒。
十、养鸡场每注射1000羽至少要更换1枚针头
注射方法:如采用颈部皮下注射,部位应选在家禽颈背部下三分之一处,针头向下与皮肤呈45度角进针;如选用胸部肌肉注射,尽量注射到肌肉较厚的部位,严禁注射部位靠近腹腔,容易扎穿腹膜;如选用腿部肌肉注射,条件允许的要区分左右腿注射,尽量注射到腿外侧肌肉。
十一、免疫程序和疫苗注入量
免疫人员要根据自己的鸡场常发的疾病和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现在市场的普通油苗一般60日龄之前需要注射0.3mL,60日龄之后注射0.5mL。
十二、接种后做好档案记录
内容包括:家禽的品种、年龄,疫苗的来源、批次,接种时间、接种人姓名等。
十三、注意控制气候应激
夏天进行免疫注射时要避开炎热的中午,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冬天进行防疫注射时要注意防寒保暖,最好选在晴天进行。好了,以上就是我在养殖过程中的十三大关键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记住,只有用心呵护鸡儿们,才能让它们多下蛋、多赚钱!祝大家养殖顺利,财源滚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