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开产延迟及产蛋高峰不达标原因
作者:农资小站主•更新时间:17小时前•阅读2
一、原因探析
经过对三十多批共6万余只蛋鸡的诊察,我们出以下几种蛋鸡开产延迟及产蛋高峰不达标的原因:1. 鸡群发育不良、均匀度太差
主要表现为: - 骨骼发育不达标:胫骨长度不足是衡量产蛋鸡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之一,但许多养鸡户过分注重成本,不按照要求喂食全价饲料,导致营养不达标。育雏期管理不当,鸡舍面积狭小,密度过大,也会影响胫骨长度。 - 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差:鸡群均匀度差会导致产蛋高峰后延,产蛋率降低。 - 性成熟不良:性成熟不一致导致群体中产生不同的个体生产模式,产蛋高峰不突出,维持时间短。2. 肾传后遗症
3周内患过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雏鸡,成年后会出现“大肚鸡”,卵泡发育不受影响,开产后成熟卵泡不能正常产出,导致卵黄性腹膜炎和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使鸡群出现“假母鸡”现象。3. 传染性鼻炎、肿瘤病的影响
开产前患有慢性传染性鼻炎的鸡群,开产时间明显推迟,产蛋高峰上升缓慢。患有肿瘤病的鸡群会出现冠苍白、皱缩,消瘦,长期拉稀,体内脏器肿瘤等症状,致使鸡群体质降低。4. 使用劣质饲料和长期滥用药物
不重视饲料质量、饲养密度等,造成后备鸡群发育不良。长期过度用药或滥用药物,如氨基比林、安乃近、地塞米松、强的松等,造成鸡群不产蛋或产蛋高峰无法达到。5. 雏鸡质量问题
因种鸡阶段性疾病问题或其它原因导致商品雏鸡先天不足,鸡群发育不良,成年后产蛋性能不佳。6. 其它因素
蛋鸡每笼装3只鸡而有人装4只,断喙不合理或不整齐,光照不合理,乳头供水压力太低造成鸡群饮水不足,通风效果太差等管理因素,均可造成蛋鸡推迟开产或产蛋高峰达不到要求。二、防制措施
1. 科学管理,全价营养
为使鸡群达到或接近标准体重,一般采用1~42日龄饲喂高营养饲料,并定期测量胫骨长度、称重,根据育雏育成鸡胫骨长度和体重决定最终换料时间。2. 提倡高温育雏,减少昼夜温差,杜绝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肾传流行地区,要杜绝肾传发生,重在鸡舍温度和温差的科学控制。选择保护率高的疫苗,进行1日龄首免、10日龄强化免疫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3. 加强对传染性鼻炎、肿瘤病的防控
做好传染性鼻炎的疫苗免疫,若有慢性传染性鼻炎存在,可用磺天霸+毒感舒进行治疗。强化肿瘤病的防控,对于已发生肿瘤的鸡群虽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在鸡群开产前进行对症疗法,可明显促使鸡群尽快开产和产蛋高峰的明显提升。4. 优化进鸡渠道,杜绝因雏鸡质量先天缺陷导致的生产成绩损失
5. 合理用药
杜绝过度用药和滥用药物,特别防止使用抑制卵巢发育、破坏生殖功能、干扰蛋鸡排卵等影响鸡生理发育和产蛋的药物或添加剂。三、治疗方法
对发病鸡群采用如下措施: - 饮水中每1000只鸡每天加200克南农生产的卵肠康,连用5天; - 同时,每吨饲料中加入2000g精鱼粉+1000g亚硒酸钠VE连用15天,随后减半量连用30天以上。 对于因肾传等造成腹腔积水的低产或寡产鸡,只能通过淘汰整合继续生产,目前尚无解决办法。 对于饲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善饲养管理等方法来解决。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