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畜牧养殖中动物失水问题,可采取补充饮水、调整饲料水分含量、改善环境湿度等措施
哈喽,亲爱的养殖户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不少养殖户头疼的问题——动物失水。你知道吗?这可不是小问题,轻则影响动物健康,重则可能导致死亡。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应对这个难题,让动物们喝饱水,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失水不足导致雏鸡腑关节红肿
在孵化过程中,如果雏鸡失水不足,就像人长时间不喝水一样,会出现各种问题。最常见的就是雏鸡的腑关节红肿,就像下图这样,雏鸡的关节上会有红点。这种情况下,雏鸡放到肉鸡场后,很容易出现早期腿病问题,影响养殖效益。
二、失水不足原因分析
胚胎在整个孵化期间失水率低,满18-19天时,气室偏小,不到1/3。有些客户为了节省成本,提前拉雏鸡,分两到三次分批拉雏鸡,到第二天再给客户送雏。这样容易造成雏鸡“大肚子”——卵黄吸收不好,雏鸡不爱活动,蹲着不站立,腑关节容易磨破,同时会增加脐带感染的几率,雏鸡早期死亡以及腿病发生的几率都会增加。
三、失水不足解决措施
1、无论是箱体机还是巷道机,都要坚持做好胚胎失水率的检测。胚胎在18-19天失水率达到11%-15%,周龄小的种蛋走下限值,周龄大的种蛋走上限值。同时还要在落盘照蛋时,观察气室的体积,气室占种蛋的体积要接近1/3。
2、箱体机:设定的湿度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测量的失水率和落盘看气室大小进行调节。就是说以种蛋失水是否合适来调节湿度。同时要注意入孵后校队机器的温湿度;清除地面积水;减少机器的漏水、跑水;孵化室内合理通风。
3、巷道机:通过设定湿度值来调节种蛋失水是不完全够的,还要关注巷道式孵化机的通风。巷道机的通风不仅能完成热量的交换,还能把多余的水分和废气排出。也就是说,要想让巷道式孵化机的种蛋失水合适,不仅要做好入孵后校队机器的温湿度;清除地面积水;减少机器的漏水、跑水等等,还要做好通风。
4、如果落盘后,发现先种蛋失水不足,可以在出雏器里“弥补”一下。不用高的湿度设定值,继续用孵化器后期的湿度设定值。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记住,养殖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关注动物失水问题,让它们喝饱水,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