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育雏,严守十道防线
春季到来,阳光明媚,正是育雏的好时节。然而,要想让小鸡们茁壮成长,我们得严把育雏十大关,下面就来给大家一一揭秘!😉
01 消毒关
我们要把鸡舍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熏蒸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门窗要关严12~24小时,待消毒完毕后再通风换气。所有的用具都要经过消毒,这样才能保证小鸡们健康成长。🧼
02 饮水关
雏鸡开食前,要先给它们喝点水。最初几天,可以在水里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这样既可以消毒饮水,又可以清洗胃肠,促进小鸡胎粪排出。长途运输的雏鸡,可以在水里加入5%左右的葡萄糖,帮助它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记住,水要加温,和育雏室温基本一致哦!🍵
03 开食关
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就可以开食了。开食的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适中,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开食料可以煮至八成熟后再喂,这样有利于小鸡消化。每天喂5~7次,开食料喂2~3天后,逐步改用雏鸡混合料进行正常饲喂,每天喂4~5次,要少喂勤添。从出壳后第4天起,可以在饲料中拌些切碎的青菜叶或嫩草叶,饲喂量约占饲料总量的10%左右,以后逐步加大喂量到占饲料总量的20~30%。🍚
04 营养关
雏鸡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要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同时配喂适量青绿多汁饲料。使用单一饲料或营养不全的饲料,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05 温度关
春季虽然气温回升,但气候仍然寒冷,保持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首要关键。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进雏前,育雏舍要先预温,达到育雏的温度要求。1周龄内的雏鸡需要鸡舍温度为30℃~32℃,以后每周递减2℃~3℃,直到舍温为21℃为止,且该温度要保持到育雏结束。育雏温度适宜时,雏鸡活泼好动,精神旺盛,叫声轻快,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饱食后休息时,分布均匀,鸡舍内极为安静。🌡️
06 湿度关
适宜的湿度可以保持雏鸡体内水分蒸发恒定,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在通常情况下,10月龄前,因育雏温度较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往往太低,必须注意补充屋内水分,使育雏室内的相对湿度达到60%~65%。10月龄以后,随着日龄增长,体重增加,小鸡的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量、排粪量等都逐日增加,加上育雏温度又逐周下降,很容易造成室内潮湿,小鸡对这种潮湿环境极不适应,因此,育雏屋要加强通风,勤换垫料,加添饮水时要防止水溢于地面或垫料上,尽可能将育雏室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
07 密度关
合理的密度可使雏鸡均匀摄食,保持鸡群整齐发育。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鸡舍结构等的不同而进行适当调整。平养雏鸡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0~25只/平方米;5~7周龄,10~20只/平方米。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4~28只/平方米;5~7周龄,15~20只/平方米。🐔
08 光照关
合理的光照时间是:0~3周龄24小时光照,4~14日龄的光照时间为16~19小时,15日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按每15平方米的鸡舍在第一周时,用一个40瓦灯泡悬挂在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开始换用25瓦灯泡就可以了。🌟
09 通风关
在育雏阶段,由于鸡舍温度较高,雏鸡密度较大,鸡粪和浪费的饲料极易腐败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因此要加强育雏室的通风,以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新鲜。为解决通风与保温的矛盾,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度1℃~2℃,待通风完毕后基本降到了原来的舍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门窗的开启度应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吹,使舍温突然下降。🌬️
10 防疫关
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应定期对鸡舍彻底消毒,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卫生;坚持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预防药物;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治疗,死鸡要远离鸡舍焚烧或深埋。👩⚕️
以上就是春季育雏的十大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育雏过程中,我们要细心观察,用心呵护,让小鸡们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