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照调节技术,优化蛋鸡养殖环境
光照,这个看似普通的存在,在蛋鸡养殖的世界里,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的多少,还直接关系到成鸡产蛋率的高低。所以,想要养好鸡,光照管理可是门大学问。
光照的种类
我们来了解一下光照的种类。光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白天的自然光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光;另一种则是人工光照,通常是在夜间给鸡补充光照,或者在密闭鸡舍内,用灯光来照明。
不同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
那么,鸡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光照的时间和强度又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雏鸡阶段出壳后2~3天内,每天需要24小时的光照,这样便于雏鸡采食和饮水。4日龄以后直到140日龄,整个生长期以每日光照8~10小时为宜。
产蛋期每日光照需14~16小时。
肉用种鸡每日15~15.5小时光照,需要较暗的光,所以光照不能过强。
如何控制光照
对于密闭式鸡舍,由于靠电灯照明,所以光照时间的长短、强弱都比较容易控制。然而,对于开放式鸡舍,由于受昼夜时间长短的约束,控制光照的工作就相对复杂了。
在修建鸡舍时,窗口要留适当,最好不要超过一般住房窗口的2/3。如果使用全玻璃窗的房舍养鸡,白天光照过强,就需要用窗帘遮挡,使舍内变暗,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
补充光照的方法
当昼短夜长的季节,靠白天的自然光照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数时,就要补充人工光照。 要在放入鸡前安好电灯,每10平方米安1个,高度以距地面2m为宜。除了雏鸡出壳后3~4天内可用大瓦数的灯泡外,以后所用的每个灯泡,不要超过60W,并要经常擦拭,去掉上面的灰尘。
补充光照的方法,一般采用早晚两头补光,在日出前半小时开灯,开始计算光照时间,喂完早食闭灯,日落前半小时开灯,直到照足应给予的光照时间闭灯。
生长期的光照
鸡在生长期每日给予的光照只能递减,可由16小时逐渐减到8小时,但不能递增,如每日光照由7、8小时,增加到10小时以上,特别是超过11小时,就会使鸡发育过快、早熟早产、体重轻、蛋重小、产蛋率低、死亡率高。
产蛋期的光照
鸡由生长期进入产蛋期,每日光照时间应缓慢增加。肉用种鸡从154日龄开始增加光照,如体重未达到要求标准,可延迟1周增加光照。 把每日光照增加到13小时,以后每周分数次递增1小时,直至每日光照增加到14~16小时,肉用种鸡增至15~15.5小时,以后恒定在这个水平上。
开放式鸡舍与密闭式鸡舍的光照设计
开放式鸡舍自然光照与人工补光相结合。
灯光设计开放式与密闭式鸡舍相同。具体设计如下:
- 灯具:节能灯或白炽灯,同时安装伞形灯罩;灯泡的布局应使灯光照到料槽,特别注意下层笼的光照强度。
- 高度:一般安装高度为1.8-2.4米
- 位置:安装在鸡舍过道中央;两排以上的灯泡应交错排列;前7天60w灯泡或9w节能灯;7天后改用45w或7w节能灯。
- 间距:间距为安装高度的1.5倍左右。电线采用封闭式线路。
密闭式鸡舍采用人工光照计划。
重型肉鸡育成期的重要目标是保持种鸡的性成熟和体成熟的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理想的蛋重和开产后产蛋率的不断上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性成熟的均匀一致性和体重的均匀一致性同样重要。
如何控制后备母鸡舍光照
光照制度不仅影响后备母鸡达到性成熟的日龄,而且影响母鸡的其他经济指标。一般在育成期有规则地减少光照可推迟后备母鸡的性成熟,并能增加母鸡产蛋前期的产蛋量和蛋重。
- 光照的阈值:后备母鸡育成期的光照强度应维持在5l勒克斯左右。
- 限制光照的日龄:育成期减少光照最好在育雏期结束后尽快开始。
- 后备母鸡的光照制度:生产中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和人工控制光照。
光照管理在蛋鸡养殖中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光照的规律,才能让鸡健康成长,提高产蛋率,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