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育雏讲究科学,与肉鸡育雏有异
作者:农艺探索家•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6
土鸡育雏——温度计并不重要
土鸡育雏的时候,温度计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土鸡的育雏方式与肉鸡有很大的不同。在土鸡育雏的加热方式中,有煤炉、保温灯、地下烟道等。同一个房间内,远离热源和热源附近的温度相差可能有7~10摄氏度。而且每个土鸡品种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体格小的土鸡,对温度要求更高。所以,书本上说的标准数据35摄氏度,在土鸡上并不管用。 温度计在土鸡养殖上,就是一个参照并且要多挂几个,重点看鸡雏分布和表现状态。远离热源,代表鸡舍温度高,靠近热源,代表鸡舍温度偏低,根据鸡的状态来调整温度。鸡舍升温——饱和温度预温技巧
养殖户都有这样的感觉,鸡舍升温到20摄氏度以后,升温速度就会减慢。这是因为鸡舍的垫料、笼体、墙壁开始吸热。垫料吸热不饱和,就会吸收鸡雏的热量,导致鸡雏回来三天就拉水便,呛毛。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鸡雏没有进入鸡舍以前,鸡舍温度越高越好,可以升到40摄氏度,甚至更高,让垫料吸热饱和。等到鸡舍快到来前2个小时,打开散热,到30摄氏度左右,保持稳定。这样鸡舍内物体吸热饱和,升温会很容易。育雏方式——低温育雏不可取
土鸡没有祖代鸡,杂交质量比较差,鸡雏的质量并不好,沙门氏菌等问题比较严重。加上很多的土鸡都是长途运输,甚至空运,在长途运输中,鸡雏受凉,导致鸡雏质量进一步下降。 这时候低温育雏,很容易导致沙门氏菌爆发,死亡率提高。所以,采取高温育雏才能更好的保证成活率,有利于卵黄吸收,打好根基。小鸡到家想尽所有办法也要把温度提上去!饲料选择——干料还是湿料?
土鸡经过长途运输,本身就是脱水状态。这个时候雏鸡摄入干料,进入嗉囊,嗉囊湿润饲料的效果不好,导致饲料进入不到鸡的胃内。这样的鸡均匀度差,死淘率高。 前三天,采用20%的湿料,少添勤喂。可以有效缓解雏鸡的脱水现象,同时减少死淘率。饲喂方式——按顿最好
雏鸡回来以后,很多养殖户喜欢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胃气比较弱,土鸡本身对食物营养需求低,并且现在土鸡喂得是肉鸡料,高能量,高脂肪,土鸡消化不了这么高的营养很容易造成“积食”现象,就是所谓的消化不良,需要用中药健脾除湿,健胃开食。雏鸡饮水——偏方不可取!
很多养殖户在鸡雏来了以后,喜欢用生姜红糖水,给雏鸡驱寒,这个时候生姜用量大并不好,生姜主发散,这个时候使用,会加重雏鸡的脱水现象。 这些都是土鸡养殖户在养殖中,经常犯的错误,也是从养殖户的血的教训中出来的。土鸡养殖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有自己的特点的,因此需要属于自己的管理经验,才能养殖成功。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