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越冬保种,关键在于控制水温与水质
黄鳝,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产品,其养殖需求逐年上升。只是,黄鳝的越冬保种却是一项技术活,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水温与水质,确保其安全度过寒冷季节。
水温控制:黄鳝越冬的命脉
当水温低于15℃时,黄鳝需要转入塑料大棚内越冬。棚内池水水位控制在50-70厘米,并放置水花生,投放量占水面的1/3。水温12℃以上时需适量投喂,直至停食为止,并注意调节水质,防止大量代谢物耗氧。保持棚内气温2-8℃。晴天上午11时至下午3时注意揭膜通风。发现大量黄鳝将头伸出水面时,应注...
为了让黄鳝安全越冬,用土池养鳝越冬的,池体建成长方形,南北向,池埂北高南低,有条件的可将北面池埂建成1.5米以上的挡风墙。9月中旬养殖池的水位保持在30-50厘米,后期换水而不改变水位,同时池内土层的厚度不低于50厘米,便于黄鳝筑洞越冬,确保池底水温在0℃以上。当气温0℃以下,水面...
加强日常管理,与一般网箱养鳝相比,用该模式养殖鳝鱼,一是养殖时间长,二是必须越冬。因此管理重点在于要注意池塘水质控制和调节,要注意越冬期...
水质管理的具体措施
措施 | 描述 |
---|---|
水质管理 | 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其他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状态,每隔1天~2天换水1次,保持水深25厘米~30厘米。 |
水质pH值控制 | 成鳝池水质的pH值应严格控制在7~7.8之间,必须常用试纸测定,偏酸则施用生石灰液加以调节。 |
水温与溶氧量的关系
水温与溶氧量有关,从而间接对鱼类有影响。池塘的溶氧量因为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如在一个大气压下,0℃的溶解氧饱和度为14.62mg/L,在20℃的溶解氧饱和度为9.17mg/L。但水温上升促使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池塘就容易产生缺氧现象,对鱼类产生...
越冬期间的水产植物养护
执炬逆风过冬水产植物的养护是确保它们安全度过寒冷季节的关键。
- 温度控制:确保水温保持在鱼类适宜生存的范围内。
-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水质恶化。
- 光照管理:适当调整光照,避免光照过强或过弱。
黄腾越冬保种技术践证明,做好黄鳝越冬保种,能保证来年丰产丰收。收捕黄鳝时,人工养殖黄鳝,越冬前要收捕清塘。收捕方法有:
- 用竹制鳝笼若干,内放猪肝、蚯蚓等诱饵,置塘四周或底部,夜置晨取,约可收捕80%以上。
- 用2-4平方米的网片置于水中,网片正中置黄鳝爱食的饵料,随后盖上芦席或草包沉入水底,约15分钟后,将四角迅速提起,掀开芦席或草包,便可收捕大量黄鳝,起捕率高达90%左右。
- 干池控泥:越冬前,趁黄鳝大多潜伏在泥土表层时,可将塘水排干,彻底翻泥捕鳝。
选留亲鳝:留作繁殖用的雌雄亲鳝至少要在一冬龄以上,且健壮无病伤,游动迅速,体色鲜艳。雌亲鳝体长约20-30厘米,雄亲鳝体长40厘米。雌雄选留比例以2:1为宜。来年3-4月,对选留的亲鳝进行强化精喂,便可产卵繁殖。
留足鳝种:收捕黄鳝时,除销售一部分外,还要根据来年生产的规模留足小鳝做苗种。一般每平方米池子要准备规格25克左右的小鳝5-6公斤,留到来年饲养。鳝种应选择背侧呈金黄色或棕黄色、健康无病伤的小鳝。
越冬保护:一般应在当年11月至次年2月严加保护过冬。方法:1、带水越冬。将黄鳝池留下一定水深,以保证严寒不结冰到底为准。这样,黄鳝可潜入池底土洞穴深处越冬。若温度较高,白天还可出洞呼吸与捕食。2、排水越冬。将池水排干,保持池内泥土湿润。为防冰冻,可在池面以上盖上一层稻草、草包等保暖物防冻。此法适用于春节前后要进行收捕的鳝池。
一、越冬前的准备工作:构建理想的越冬环境
同时,考虑到水温在0℃以下时,水面容易结冰,我们需要在池底保持一定的水温。通过在池底铺设保温材料,确保水温维持在0℃以上,为黄鳝提供一个安全的越冬环境。
水质管理是黄鳝越冬期间的重要环节。需要定期清除池中的残饵和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每隔1-2天换水一次,水深保持在25-30厘米。同时,严格控制成鳝池的pH值在7-7.8之间,使用试纸定期检测,必要时使用生石灰液进行调节。
四、越冬后的恢复与繁殖
某养殖户在2022年冬季采用了上述黄鳝越冬技术,成功实现了黄鳝的越冬保种。通过科学的温度和水质管理,他的黄鳝在越冬期间没有出现任何死亡现象,而且来年春季繁殖情况良好,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这一案例表明,黄鳝越冬保种技术是切实可行的,为黄鳝养殖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