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水稻田间管理是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而田间管理,正是确保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关键一环。

水稻田间管理是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田间水分管理

水分是水稻生长的基础,恰当的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至关重要。

  • 返青期:保持浅水层,有利于秧苗根系吸收水分。
  • 分蘖期:适时灌溉,防止水分过多导致徒长。
  • 拔节期:适量灌水,保证营养物质的运输。
  • 抽穗期:保持湿润,有利于提高结实率。
  • 灌浆期:减少灌水量,利于稻穗干物质积累。
时期 施肥量 肥料种类
基肥 每亩30公斤 复合肥
追肥 分蘖肥:每亩10公斤尿素,拔节肥:每亩20公斤复合肥 尿素、复合肥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 稻瘟病: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
  • 纹枯病:注意田间排水,药剂防治。
  • 稻飞虱: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
  • 稻纵卷叶螟:利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方法。

案例分享

某地区种植水稻面积10000亩,通过优化田间管理,稻谷产量提高了15%,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具体措施如下:

  • 优化灌溉:实行浅水灌溉,适时排水。
  •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肥。
  • 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
  • 选育优良品种:提高抗病性和适应性。

位于我国湖南省的某农户,今年种植了20亩水稻。在分蘖期,农户面临着如何有效控制分蘖、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农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水稻田间管理是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1. 合理灌溉

农户在分蘖期采用了浅水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同时避免水层过深导致分蘖死亡。通过观察水稻的生长状况,适时调整灌溉水量,确保水稻分蘖顺利。

2.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农户在分蘖期施用了适量的氮肥和钾肥,以保证水稻营养均衡。同时,还补充了微量元素,如锌、硼等,以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农户在分蘖期加强了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喷洒农药,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拔节长穗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以下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水稻产量。

农户在收获水稻后,及时将水稻晾晒,确保水稻干燥,提高水稻品质。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科学管理对于提高产量、保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农户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实现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8391.html